十七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白梅把父亲接到家里,准备带父亲去看牙医,年初带父亲去安装的假牙,还需要再做一次调整。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一个星六的下午,从医院回来,刚进门,电话铃就响了。
“可儿,在哪呢?这时候给大姨打电话,有什么事吗?”白梅从包里取出手机一看,是可儿打来的。
“回家”,可儿说,“外公来了,我要请你们吃饭。”
“哈哈,小样,快回来吧!我做饭等你。”
“大姨,我是认真的,都订好了,在开发区,餐厅名字就叫回家,我快到了。”
“啊?哈哈,可儿啊,以为你说的是回来吃饭呢。这孩子,之前大姨就给你说过好多次了,让你不要乱花钱的。你自己在外要用钱,还要顾着家里呢。”
“大姨,这不是乱花钱,外公大老远来,应该的。我马上到了,你们一定要来。”
“好吧!这孩子。”白梅知道那个地方,一旦订了餐就不能退,只能要么打包,要么不吃,于是心疼地答应了。
可儿知道外公到大姨家时,就盘算着,要请外公、大姨和大姨父吃顿饭。她知道大姨不忍心让她花钱,事先说,大姨是不会答应的,就直接先订好,快到点了才打电话给白梅。
高宏开着车,向“回家”驶去。
“回家”这家餐厅,档次还是不低的,收费不便宜。唉,这姑娘,高宏感叹着。
是哦,说不让她乱花钱,她还说这是正花的。她有这份心,不去的话,一是退不了,二呢又伤她的心。白梅说着,又叹了口气。
“外公,大姨父、大姨,坐,坐。”餐厅里已满座,看不出有空位,这个店里生意一直很火。可儿招呼大家坐下,火锅已滚开。
那火锅,大锅套小锅,可谓锅中有锅;清汤配麻辣,实乃汤外有汤。大锅里是麻辣味,中心的圆筒式小锅里是清汤味。
大家都按各自的口味,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去取菜,能吃多少取多少。那些菜,从海味到陆味,从肉类到鲜蔬,从点心到饮品,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可儿,你家那房子的事,有消息了没有?我前段时间和你妈妈通电话时,听说村里来登记了,要搬到青林街,你们那个村一共有四家得到名额的。吃饭时,白梅问道。
还没有呢,大姨。
哦,那就再等等,上级应该会统一安排的。
嗯,就是太担心我家那房子,万一哪天垮了怎么办?
是哦,再等等看吧!
来,外公,大姨父,大姨,多吃点菜。说着,可儿给每个人都夹了几块鱿鱼。
可儿心里很清楚,这样的一顿饭,是自己当初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尤其在父亲去世后的那段日子。平时她是不会这样花钱的,只是为了外公、大姨、大姨父,花再多也是应该的,何况现在自己已有这个能力。
是的,这些年在外读书也好,上班也罢,往日的艰难时时会浮现在可儿的脑海。所以她要求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
大姨的话更是常常激励着她。
大姨说过,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帮助自己想帮助的人。不然,就会有心也无力。
她想,大姨说得太对了,自己若是后来不努力学习,也不会有这样的工作。或者即便有这样的工作,自己没有能力做,也一样会眼睁睁地看着机会从眼前失去。
若是那样,今天想请外公、大姨和大姨父吃顿饭,也就只能想想而已了。
从小就听妈妈常常说起大姨如何刻苦学习,如何孝顺外公外婆,如何关心妈妈、小姨和舅舅们。大姨早已成了她的偶像,她在心里一直以大姨为标杆。
她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向大姨学习,好好孝顺妈妈,帮助弟弟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