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晚上,大家散了之后,男友冯坤要带叶子馨去吃晚饭。
“刚才不是吃了零食,我哪里能再吃得下去饭?只想回家蒙头呼呼大睡!”叶子馨不肯去,声音里七分疲倦,三分撒娇。
“不吃饭总不行的,零食不能当饭,你不是中午饭也没吃?走!”冯坤声音里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味道,“以前都听说小学教师轻松,没想到你们忙成这样!”
叶子馨听了,心里立马一软,视为知己,这话真是说到她心坎里去了。她喜欢冯坤略带大男子主义的语气,很有主见的样子,乖乖跟着他走了。今天,他的表现真是上佳,她在心里的考察表上给他加了几分。
叶子馨的男友冯坤中等身材,肤黑体胖。国字脸上孵化着很多小疙瘩,青春期来了之后不知怎么赖着一直不肯走。要说叶子馨对他有什么不满意,就是这个长相了,比对面桌的鲜肉李一鸣差远了。不知怎么的,一看到冯先生黑脸上密密麻麻的小疙瘩,她的心里也疙疙瘩瘩,抑制不住的反感,因为不禁想到某种两栖动物,虽然自己也称不上是天鹅。
可是,冯坤单位好,家庭条件好,长相说不定看着看着就顺眼了,叶子馨劝自己。尤其这个海龟身份,让她高看一等。坐在对面的李一鸣长得帅,但没有正式编制,家境也一般,叶子馨虽然感觉到他对自己有好感,可是故意装作不知道。即使他有编制,自己也不想再嫁个小学老师了,所以一直在相亲。
其实,叶子馨大学毕业也准备出国的,家里看她对国外这么向往,原本同意送她出去。小康之家,独生子女,留学资金还是不成问题的。但网上接连几个留学生国外遇害的消息,让她爸妈精神紧张,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送到国外那个摸不着、够不着的地方,出点事咋办?给她下了最后通牒——“乖乖在中国待着,什么国家治安也比不上中国,哪里也不准去!”
叶子馨只好对着通过的托福苦笑,收收心全力找工作。她是师范专业,父母都觉得做小学老师很好,工作稳定,也相对轻松,不用像初中高中那样上早晚自习。她也算争气,力克群雄,从几百个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这所市级重点小学。举家欢庆,一周之内,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子馨考上编制当上市一小的老师了,真是父母生平一大快事!
叶子馨的爸妈,两年前卖了她读高中时居住的学区房,换了一套150平方的跃层,附带大晒台,那时她在上海读大三。
新房子所有的装修配置,都是请资深设计师设计的。她的这间闺房是韩式田园风格,贴着粉色碎花墙纸,木头纹理清晰的实木地板,全套白漆实木家具,窗帘也是淡绿色底子上开着朵朵玫瑰花,一层窗帘布,一层同色系的纱,整个房间搭配协调完美。当然是设计师的灵魂融入在里面,没有叶子馨家人的。现在人住的房子,花了大价钱装修,却都是别人的意图,美观时尚,也空洞冰冷。
为了将这空洞冰冷填满,两年住下来,飘窗两边的白漆立柜里,囚禁了很多的公仔和玩偶等大学女生喜欢的小玩意儿。他们贴着玻璃,挤在一起向外望着,脸压得扁扁的,不知在想些什么。如果他们会想的话。
叶子馨从小就是精力旺盛、敢打敢拼的类型。
参加工作之后,更是怀着满腔热情,要在单位干出点名堂。每天一大早,6点钟,冬天外面还是黑魆魆一片,手机闹铃就不合时宜地响了。她被手机铃声拽着耳朵唤醒,立刻用被子捂住脑袋,心里却跟着旋律,算着再响几下手机就可以进入“再睡十分钟”模式。十分钟之后,音乐再响,再数着音乐铃声,再睡十分钟。
6点30分,这下一定要起床了!她是一只脱壳进行到了最后关头的毛毛虫,挣扎着,扭动着,留恋着壳里的温暖,又不得不离开。
“唉——”最终,叶子馨长叹一口气,像折尺一样一截一截把自己的身体从被窝里拖出来,迷迷糊糊地进入卫生间洗漱。
妈妈此时已在厨房忙了半小时,把精心准备的早饭,一样样往餐桌上摆。这个点,爸爸通常还没起床,他九点上班不用那么着急。
还好叶子馨不化妆,“一支口红打天下”,不过每天起码要洗面奶洗过,再上水、乳、霜,那些化妆的人,估计还要再提前半小时起床。
20分钟后,她梳洗完毕,穿戴整齐,坐到了餐桌前。留给她吃饭的时间所剩无几了,在餐桌上胡乱塞了几口,瞥了一眼挂钟:“糟糕,要迟到了!”抓起包就往外走,妈妈不满地唠叨几句:“就不能多吃几口,要不就早点起床……”
叶子馨人已在玄关处,大声喊:“妈——看到我的鞋了吗?昨天穿的那双小白鞋!”
她妈妈答应着:“阳台上!我昨晚放风地里吹了!上个班,鞋子穿一天都有味了!”又嘟哝两句:“这么大了,什么都要人操心……”
剩下的话叶子馨已经听不到,直接冲向电梯了。心想:“你不知道我每天走多少路!轻轻松松一两万!”
妈妈把叶子馨没听到的话,用叮叮当当的洗碗声伴奏给说完了。簇新的厨房里,欧式橱柜面板都漆成乳白色,一汪令人舒心的牛奶。浅咖色石英石台面,沉着安静,是牛奶湖的岸。上面一整排吊柜,玻璃门闪着清冷的光。锅啊、灶啊,都静立着,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也各就其位,被一根杆子吊在贴着五种颜色仿古小砖的墙上。闺女上了大学回来,又有了这么好的工作,叶子馨的妈妈在厨房里忙碌着,觉得很心安,不由自主嘴角就溢出点笑意。
这边厢,叶子馨开着一辆爸妈为方便她上班,新给她买的大众高尔夫,吭哧吭哧,半小时才来到学校。高新区远离市区,碰到堵车,她的一颗心简直要气爆掉,不是拼命按喇叭,就是一个劲爆粗口。在学校上班,“迟到”简直是滔天大错——
一个班学生等着老师上课,老师没到,说不定就打破头出安全事故了!
家门和校门虽然都是门,却是两个神奇的变身通道。每天进了家门,叶子馨就变身为一只慵懒可爱的波斯猫,或者一只毛茸茸、扎着蝴蝶结的贵妇犬;进了校门,她立刻成为“眼睛瞪得像铜铃”的黑猫警长,或者一只耳听八方、嗅觉灵敏的猎犬。碰到学生惹毛了她,还可能立刻变成怒吼的雄狮或者凶猛的藏獒。
进了校园,七点半左右。
首先进教室,看下学生有没有读书,值日生有没有开始打扫卫生。早晨从七点四十起,除了值周老师查早读,还有各班轮流的学生小值日查早读和卫生。学生不像老师懂得人情事务,他们眼中“丁是丁,卯是卯”。看到一个不读书的扣0.1分,地上有一张纸屑扣0.1分,毫不留情。
类似的检查项目还有眼保健操啦,课间操啦,课间守纪啦,一个月的班主任考核,大部分就是看这些扣掉的分数剩下累积的。要按积分评选“文明班级”,发“流动红旗”,叶子馨当然非常重视。那个红红的“三角形”小旗子,边上缝着像蜈蚣的脚一样多的黄色穗子,爬在黑板旁边光彩万分,像一团三角形的火焰,照亮每个进教室人的眼睛。
上了早读课,接下来就是上午四节正课,下午一节20分钟的写字课加两节正课,后面是15分钟的夕会课。有课上课,没有课改作业,工作前三年要手写教案,每一课时不得低于800字,一篇课文2-3课时,开学不久就写了半个本子,一学期教案本要用到2-3本。
上午下午,还各有一次做操或跑操。第二节下课铃声一响,《运动员进行曲》就天衣无缝地衔接上来,让人连喘气的空都没有。“生命在于运动”,小学班主任的生命运动得这般到位,每天都一两万步。多少健身达人吃过饭后围着公园绕圈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突破的步数,小学老师轻轻松松就达到了。上班的同时把身也健了,真是一举两得。
课间时,叶子馨还要经常到班级走廊巡查,有没有人追逐打闹。学校再三强调“安全重于一切!”有小值日看到学生跑,就会扣分。叶子馨抓到乱跑乱撞的孩子训斥几句,回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稳,班级打小报告的学生又来了:
“叶老师,刘子康打我!”
“叶老师,王乐涵拿我橡皮!”
“叶老师,赵一梦把我书撕坏了!”
……
……
不处理又不行,她像一只张着翅膀的老母鸡,东走走,西看看,一会儿到这里“咯咯”几下,一会儿到那里“咯咯”几下;又像一只扑棱棱乱飞乱啄的鸽子,扑过来,扑过去,用一种令人眩晕的飞行姿态,撞东撞西,从上班一直飞到下班。
逢到考试之前,叶子馨更是如临大敌。
书上基础知识复习完,网上**各种试卷给孩子做。做完立刻批改,晚上坐被窝追剧,手里都改着试卷。不管是教学大纲之内的,还是大纲之外的,统统一网打尽。所以,每次考试,不管卷子出得难上青天,还是易下沟渠,她题海战术应对下,成绩都很不错。
老教师有经验有水平,但抵不过年轻教师有时间有精力。而且,老教师往往会犯经验主义错误,知道哪些地方是课程标准要求会考的,哪些是不要求学生掌握,只需了解的。可每次出试卷,为了拉开档次,出卷人总是会出一些“出格”的题目。有经验的渔夫遇到不守规则的鱼群,往往不如新手漫天撒网逮的鱼多。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叶子馨运气好,今年遇到的班级没有成绩特差的“炸弹”。“炸弹”这个词,用在学校里,不知道是谁首创的,所有当老师的人听了,都知道啥意思。一个班级,只要遇到两三个几分、十几分的学生,老师再拼命都没用,平均分怎么拽都上不来。
小学里,对老师教学成绩的考核,主要看平均分。本来班级平均分差距就不大,几分、十几分混在里面和全班学生一平均,平均分就下来几分。这些“炸弹”不会真的爆炸,一样可以把他的老师弄得遍体鳞伤。
除了对学生考试上心,学校的各种活动,叶子馨也是积极参加。参加还必须得奖,得奖还最好是一等奖,姑娘叶就是这种要强的性格,什么都拼。
所以,每天晚上回家,她觉得自己都像榨汁机里榨过果汁剩下的渣渣,累成一摊泥。就这样每天回家吃现成喝现成,十指不沾阳春水,家务之类诸事不管,就上个班,还觉得累得半死!简直不能想象那些70后、80后老师,回家还要烧饭带孩子,怎么受得了的!
跟父母叫苦叫累,他们根本不理解:“一周就那么几节课,剩下时间改改作业,有什么累的?”叶子馨开始还跟他们解释,解释不通就懒得解释了——不当老师的人,实在不能想象老师的工作状态和辛苦程度。
这样大的付出,总是要有对等回报的吧?
叶子馨记得开学一月之后,她对着自己的工资卡发怔。都说市级学校工资待遇好,她以为没有八九千起码也有六七千。看着手机上银行短信通知3308.6的数字,以为发错了,或者还有第二波。
问同事,工作第一年没定级,月工资就这么多,以后评了职称四千出头。回家告诉父母,他们觉得在这个四线城市一毕业就三千多的工资不少了,普通人家养家糊口都够了。
“不少了?”叶子馨大失所望,哪里够用?自己在上海读大学时,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给,外公外婆给,她大一大二每月开销就两千。大三大四知道爱美了,买买衣服化妆品,平均起来,每月的花费就差不多这个数。
工作了,学生时代的那些只看式样不顾质量的衣服,怎么好意思再穿?难免要买几件像样的衣服,拿工资之后不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商场里衣服动辄一两千,还算便宜的。
还有化妆品,大学时代用的那些便宜货不能用了。叶子馨过去只知道兰蔻、雅诗兰黛的“小棕瓶”之类化妆品好,工作后,参加办公室课间讨论会,才听说雅诗兰黛还有个奢华的“海蓝之谜”,一两千一瓶。
还有什么TF口红啦,纪梵希粉底啦,CPB隔离啦……这些化妆品的牌子,60后、70后可能没听说过,80后、90后说起来就头头是道。上千太贵的化妆品整瓶的买不起,大家赶时髦海外代购点小样来试用。两三百一支的口红,买一支也不会破产。水、乳、霜、精华、隔离防晒,哪样不花钱?
还好叶子馨很少用什么睫毛膏、眼影之类彩妆,否则花钱更多。就这样工资还月月光,幸好淘宝有分期付款,信用卡也可以透支,还有随心花的“花呗”,真正是寅吃卯粮。
再说了,也是一个看一个,风气使然。
不说别的,70后、80后老师过去喉咙哑了,一般就吃“西瓜霜”“草珊瑚”,最多“金嗓子喉宝”,她们90后呢,喉咙不舒服,流行吃日本进口的“龙角散”,70元一袋。不管效果怎么样,价格反正是不一般;价格不一般的,效果肯定差不了,人人心里都是这样的想法。
90后不用养家,养活自己都难。对工资的“失望——盼望——失望——盼望”这个心路历程周而复始。跳跳**的孩童,一颗心忽上忽下,然而忍不住还要继续跳!
平常觉得工作忙,但规律而正常。来了督导,叶子馨才觉得自己平时的忙碌是“小巫见大巫”。被督导的这一天,就像十天一样漫长,一颗小心脏得到强有力的锻炼。这么紧张,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心脏既没有裂开,血管也没有爆浆。
年轻,真好!
这天,吃了晚饭,冯坤把她送回家,叶子馨觉得已然累到了极点,洗洗上床转眼间就睡着了。迷迷糊糊,自己又被督导了。一屋子听课老师,她开始写课题,不知怎么课题总是写不好,写了擦,擦了写……
下面学生闹哄哄,“嗡嗡嗡”的声音似蜜蜂飞着,一切离她很近,又似乎离她很远,恍恍惚惚,整个人被一大团白雾笼罩着。又有点疑惑,教室里哪来的雾……
下课铃响了,课题还没写好。后面老师在窃窃私语,她汗涔涔地吓醒了!
……
林芊芊呢,不知是白天精神太紧张,还是喝了叶子馨男友送来的奶茶,整夜失眠睡不着。先生说她是因为笑得太厉害,笑傻了。第二天一早,发条朋友圈:“一夜无眠!”结果好多同事点赞评论,和她一样,不是失眠就是做白天督导的梦。
当天,专家柳主任去听高年级课了。
轮到高年级人癫狂了,芊芊的年级一切恢复常态。叶子馨又可以正常地说话了。她昨天不是在“说话”,一直在“哇哇哇”地“喊话”和“叫话”!然而,明明正常了,因为昨天的不正常,反倒觉得今天的正常有点不正常。如转了很多圈的人,忽然停下来,觉得不适应,有点头晕,身体不由自主还要晃几下。
晚上开会时,王校长对市教研室两天的督导工作进行了总结,说为了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将一个月邀请市教研室专家来督导一次。台下教师什么话也没说,个个倒吸一口冷气,都希望他只是说说而已,不要动真格的。
这样的督导,一个学期来一次,都觉得恐怖,一月来一次,真是要人命了。如果拍电视剧,配音有内心独白的话,一定能听到全场教师内心都在呐喊,还有回声:“不——不——不——”
其实,光靠督导来听一节课查一次教案和作业,哪里能真正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甚至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根本不是上一节公开课,和把教案修改得跟狗啃似的来体现的。
别的科目林芊芊不懂,但教了20年小学语文,主要因为她是“书呆子”,喜欢读书,觉得对小学语文,还是有点不成熟的观点可以阐述一下的——
大道至简,真理总是朴实而简单。教好小学语文的关键就是“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而已。我们的课文,只是一艘小船,引领乘船的人划到大湖、大海中去看风景。一节课上得再好,课文上得再精彩,也只是解剖雕刻那艘船而已。而且如果解剖过度,把船弄坏了,人也没兴趣、没办法乘它去入湖出海了。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人坐到满汉全席前,正想大快朵颐,结果有人硬来教他,嘴巴怎样张开,舌头、牙齿怎样配合,脑袋里的神经怎么指挥食管、胃运作,甚至大肠、小肠、肛门都接到指令要做好排泄废物的准备,估计吃的人立刻坏了胃口,什么也吃不下了。
教师教学生,就像老母鸡孵小鸡——
你只要给它健康的鸡蛋,给它舒适安静的环境,提供很好的待遇保证,让它安安静静地孵就好了,小鸡自然会被孵出来。对于鸡来说,好的待遇保证就是有鸡窝住,有米粒吃,有干净的水喝。对教师来说,就要让他有房子住,有工资吃饭,有钱奉养父母养育孩子。
如果老母鸡孵蛋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水和粮食,它肚子饿总要跑到外面觅食。那么,怎么能安心孵蛋?经常外出觅食耽误时间,温度不够,蛋就孵不出小鸡,成了笨蛋和坏蛋。
而且,要想孵出小鸡,更关键的是,外人不能经常打扰母鸡。不能隔一会儿就带一大群人来参观检查,吵吵闹闹把母鸡吓得精神紧张;也不能命令母鸡在短时间内必须把小鸡孵出来,更不能时不时就把母鸡抱起来,检测蛋有没有孵好,这样,不仅无益于母鸡孵蛋,还会延长小鸡出壳时间,增加坏蛋率。
现在,很多地方从小学一年级起就一月一考,初中一周一考,高中不知道是不是一天一考。考试的目的,是检测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情况。对应在母鸡孵小鸡身上,小学是一天把母鸡抱起来检查一次蛋的情况,初中是一小时抱起来检查一次,高中是一分钟抱起来检查一次……
当然,也没理由要求母鸡保证多少的出蛋率,能不能孵出小鸡。能孵出多少优秀的小鸡,除了蛋的质量好坏之外,还受到“天时”“地利”“鸡和”多种因素影响,实在不是母鸡能够决定和控制的。可是不行,有人就用鞭子在头顶上抡着,吓唬母鸡,达不到标准就收拾你!
呜呼哀哉!
母鸡何其可怜、可悲、可叹!
而且,从鸡蛋来说,内力萌动,从内向外啄破是新生,变成小鸡;外力压制,从外向内打破是毁灭,变成煎鸡蛋或者鸡蛋饼。
因为我们教育者的浮躁,目光短浅,有意或无意地把巨大压力转化到孩子身上,个个孩子都没有了要求上进、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都是我们老师和家长在推着他、压着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样压力过大的结果,无异于把原本可以孕育出小鸡的鸡蛋,摊成了一锅鸡蛋饼或变成了一个白煮蛋,最后逃不脱被吃掉的命运。
特级教师吴是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教海扬帆”微信公众号权威发布——《学校、校长、教师安静下来,有价值的教育才会出现》,里面有一句话让林芊芊印象深刻:“能不能不要去骚扰学校?学校能不能不自我折腾?领导东张西望,老师左右为难,学生疲于奔命……现今校园最尴尬的事,莫过于坚守常识反而比胡闹困难! ”
如果督导的人来,是送几节好课或者提供最前沿教育理论讲座,来给教师学习的,或者说,进教室听课前,就让老师知道,我是来挑你课的优点鼓励你的,而不是找出课的错处,大会小会上批评让老师几天几个月抬不起头,想起来就难过的。那么,估计老师们还是欢迎督导组来学校的。否则,还是不能经常来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如果能穿越,孔子被现在的专家们督导到,也肯定不合格。
不是吗?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优秀率才2.4%,现在学校考试后给老师们定的优秀率标准一般是百分之七八十;他肯定会体罚学生,说不定每个学生都被打过,不知道戒尺是不是他发明的;他还变相体罚,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他在暮春时节正常教学时间,不好好上课,带学生到河边游玩,还唱着歌回来;他课前估计不会备课,没有教案就进课堂;他的课堂教学手段死板单一,可能就是随口胡诌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他的教学论文《论语》,还是学生的学生代写的。考试这么频繁,他的学生成绩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孔子要是穿越到现代,不要说评不上“高级职称”,肯定大会小会挨批评,说不定还有人想把他清出教师队伍……
其实,对教师的培养,和学生的培养一样,如同种庄稼——
给它肥沃的土壤、合适的养分水分,雨露滋润,风调雨顺,怎么能种不出好庄稼?偶尔下场大雪,也是能灭灭害虫,对庄稼生长有好处。然而,经常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雪大得把庄稼杆子都要压断掉了,估计庄稼不仅不会丰收,还可能长出一些病态的、奇形怪状的粮食。
媒体经常报道老师跳楼、学生跳楼事件,现在的教育界,已然快成疯狂暴戾的魔界,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归到叶圣陶、陶行知那种田园牧歌式的人界。
然而,一切皆有可能!
部编教材里主编温先生不是把三十多年前的课文给拔回来了吗?中国是一个盛产神话的国度,石头里都能迸出猴子!
然而,即便是孙悟空来了,也没有能力改变教育现状。教育改革,必须要从上层开始,自上而下实行。下届的山神、土地之类小神小仙根本没有办法,起码要观音菩萨和太白金星之类级别的神仙出马,如果如来佛祖愿意出手,那更是无往而不胜了。
校园生活像条河,督导不过是河里偶尔溅起的浪花而已。
督导来了,又走了,然而还会再来。全国各地的教育督导估计都差不多,和林芊芊学校一样的剧目会到处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