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搭桥

湛江市服务团来到海湾小学跟学生搞活动。下到五(2)班的是两个女子,一个叫方芳,一个叫东方多美。她们带来一些小礼物给五(2)班的学生。还有一些东方多美自己写的书。

暖暖拿到的是一本童话书,里面有插图,好美。这个东方多美,长得好看,又会写童话,暖暖觉得她好棒。

方芳看起来只有二十多岁,年轻漂亮。她告诉大家搞这个活动的意义,具体怎么样做。

“以前,我到学校搞活动,同学们叫我芳芳老师,你们也可以这样叫。”

她们先让每个同学用普通话简单介绍自己的姓名、来自哪里,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五个组,每个组十个人,两名组长。每个组的成员,把桌子拼在一起,围成一个长方形。

第一个活动叫做“梦想之舟”。

芳芳老师声情并茂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梦想是船,可以把我们带到远方;梦想是阳光,可以照亮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才有前进的方向,才有前进的动力;没有梦想,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天空没有了云彩。你们生活在海边,见过海上航行的船只,没有方向的船,不知道应该驶往哪一方。在大海上兜兜转转,永远无法靠岸。台风来了,没有方向的船,很容易就被风刮倒。同学们说梦想重要吗?”

说到那里,她故意停下来看看学生。听到同学们异口同声说重要,她接着说:“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彼此的梦想吧!”

芳芳老师讲活动的要求。要求是每个同学都跟组员分享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说说自己在学习方面有什么心得体会,有什么困难。再把它写在纸上,等会交上来。她要求组长做好主持工作,做好笔记。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吧!”

暖暖分在第二组,组长是吕小梅和王龙海。

吕小梅带头,说她的梦想是读好书,将来考上大学,在城市里当白领。

王龙海说他的梦想很多,像潮水一样,一个个涌来。原来梦想开摩托艇,今年学会了。现在,他的梦想是开大船,当海底潜水员。

暖暖非常羡慕王龙海的梦想。王龙海的这些梦想也是他的梦想。只是这些梦想对他来说太遥远了,而对王龙海来说,并不遥远,因为他有钱,他的家就有大船。

吴松的梦想是当孙悟空,会72变。一个跟头就可翻回老家甘肃,一个跟头可以下到海底,跟海龙王玩,叫虾兵蟹将帮他抄作业。

梁小龙说他的梦想是当上帝。全组人都笑了。芳芳老师为他为什么当上帝?他说:“妈妈一有困难就说上帝啊!所以,上帝肯定厉害。当了上帝就可以帮到很多人,也可以惩罚坏蛋。”

芳芳又问他上帝是谁?他抓抓头皮,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

“不让我当上帝,那我就当网吧老板。”

“王八?你当王八老板?”吴松故意逗他。

“不是王八,是网吧!当网吧老板可以天天上网,不用花钱。”

“哈哈!”全组人又大笑,其他组的人将目光投向这边。吕小梅叫大家不要笑得这么大声。她的目光投向暖暖,意思是叫他说。

暖暖有很多梦想。在老家的时候,他非常羡慕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有人疼有人爱,可以在父母身边撒娇,被父母当做手心里的宝。那时他的梦想是能够来到雷州半岛,跟爸爸生活在一起。可是妈妈不喜欢他来,说他们两个天天早出晚归,没空理他,还不如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还可以给爷爷奶奶做伴。但是妈妈却留妹妹在身边。暖暖知道妈妈不喜欢他,喜欢妹妹。他一直搞不懂妈妈到底为什么不喜欢他。他曾经梦想过妈妈也疼爱他。

现在,他来到了雷州半岛,跟在爸爸身边,实现了他的一个梦想。但是妈妈依然不喜欢他,妈妈还是非常喜欢妹妹,而且她还很再想生一个儿子,但是一直没有生得出来。来到雷州半岛,暖暖有了新的梦想,希望爸爸有多些时间陪他,也梦想能跟随爸爸到海底去捉螺,看看美妙的海底世界。

“暖暖,轮到你讲梦想了。”吕小梅见暖暖老低着头,就点他的名。

“我……”暖暖不想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心事,“我……没有梦想。”

“你怎么可能没有梦想呢?我就听你讲过,想跟你爸爸下海捉螺。你不想讲就算了。”王龙海说,“下一个,李春英讲。”

王龙海的话,让暖暖的脸红了一阵又一阵。他很后悔自己把这么知心的话讲给他听。

“我的梦想是当明星,当网红,赚大钱!”李春英理直气壮地说。

李春英成绩很不好,她跟随父母上个学期才转来海湾小学。读一年级的时候,她的成绩很好,老师非常疼爱她,那时她的梦想就是读大学,将来当一名老师。从二年级开始,她就随打工的父母,从这个城市转到那个城市。她刚适应一个环境,又要离开。她希望父母能安稳下来,不要再漂泊。她每次读的都是条件很差的学校,学生大部分不安心学习。她的成绩跟不上了。周围人谈的多是怎么赚钱。她不再梦想当老师了,因为老师太穷了。

“就你这个样子,猪鼻子插葱——装象,也想当明星,当网红?”吴松哈哈大笑,故意捂着肚子,装着笑痛肚子的样子。

“蜈蚣小看人!”李春英很不服气。这有什么可笑的?她知道自己长得很一般,那个什么疯姐呀,水仙姐姐呀,长得比她还丑,不是照样当网红吗?再说了,还可以整容。等她赚了钱就去整容,整得漂漂亮亮的。你看那些明星,拍一个广告呀,电影什么的就有几千万,在台上站一站,亮亮相,就有几十万,几百万,钱来得多快呀!她父母一年到底赚到的钱还不如明星一秒钟赚的钱多。

李春英说得头头是道,吕小梅觉得她说有道理,又觉得不妥。到底不妥在哪里?吕小梅也想不通。

吴松嘲笑:“你的梦想太低级了!”

“你的梦想高级呀,当孙悟空,高到天上。就你那点本事,也想当孙悟空有72变,做梦吧!”李春英回敬吴松。

芳芳老师觉得这些流动儿童的价值观很有问题,必须给他们正面的引导,要不,他们很容易走上歧路。

其他同学不敢再说自己的梦想了。芳芳老师就叫大家把自己的梦想写在卡片上。

这正是暖暖希望的。他抓起笔在纸上刷刷写起来。他写下自己的梦想:希望老师不要用本地话讲课。

组长把各个人的卡片收起来,交给芳芳老师。学生的梦想就像万花筒,千姿百态。有些纯属搞笑,有些很接地气。

“你们老师用本地话讲课?”芳芳老师觉得奇怪。

“是的。”

“是哪个老师?”芳芳老师的目光看着学生。

暖暖低下头,不敢看芳芳老师的眼睛。要是秦老师知道是他说出去的,他还能待在这个学校吗?

“是秦玉铃老师!”暖暖听到有人小声说。

休息十分钟之后,同学们又回到教室,以刚才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个环节的活动——搭桥。要求在半个钟头内搭出一座桥,看哪组搭得又快又好。

吕小梅先叫大家说说想搭什么桥。吴松抢先说:“要搭一座长长的桥,”他边说边比划着,“我家离学校太远了,我要搭一座桥,从我家到学校,这样那我就不用每天走得那么麻烦了。”

李光不同意,说吴松太小家子气,没世界眼光:“要搭一座南京长江大桥,那样才够气派!”

吴松不服气,问他有没有见过南京长江大桥?李光说没有见过,听舅舅说过

“你没有见过南京长江大桥怎么搭呀?”

吕小梅见暖暖不爱说话,有意问他想搭什么桥。

暖暖想搭的桥太多了。他老家在山里,从这座山望到那座山,看起来很近,但是走起来可能一天一夜都走不到。他想搭一座桥,在两座山之间搭一座桥,那这样就省了很多时间。还有,爸爸每天要到很远的海区去捉螺,如果有一座桥直通到远海,他想爸爸的时候就可以走在这座桥上去找他,该有多好啊!

“我想在海上搭一座桥!”暖暖说。

吕小梅问他为什么要在海上搭大桥?

暖暖实话实说。

李光也不同意。他说:“冷暖暖像吴松那样自私,光想着自己方便。没有世界眼光。我们要搭的桥,要让全世界人民都可以走。”

吴松给李光丢两个白眼,觉得还不够,再加从鼻孔喷出又长又响的三声“哼哼哼”。

“我是自私又怎么样?你呢?光会空想。有一个科学家叫李四光,可你不是。你是李光。世界光!”吴松不爱看课本,倒是比较爱看一些杂书,知道的东西越多,他就越有“刷存在感”的资本。

李光见吴松嘲笑他,也不服气,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起来。吕小梅制止他们,他们也不听。

听到争吵声,其他组的成员纷纷转头看向这一组。

“你们两个住嘴!”王龙海喝道,“别的组都开始搭桥了,我们还在争论搭什么桥。再这样下去,我们就当乌龟了。我可不想当乌龟。我看就按暖暖说的那样,搭一座跨海大桥。我见过从徐闻通往海南的粤海跨海大桥。那座大桥就建在琼州海峡上,火车呜呜从这座大桥通过。”

李光和吴松都不敢吭声了,静静地看着王龙海讲。

“我来跟你们讲怎么搭。”王龙海继续说,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暖暖听王龙海说搭跨海大桥,非常高兴。吕小梅见王龙海说得头头是道,加上看到别的组都开始搭桥了,自己这一组还没决定搭什么桥,心里很着急,于是就拍板说搭跨海大桥。她把指挥权交给王龙海,由他安排这一组的人怎么搭桥。

王龙海凭着印象,在一张纸上画出跨海大桥的模型,桥上有行驶的车辆、过桥的行人。

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剪刀、透明胶带等工具,按王龙海的安排分工合作。

王龙海想了想说:“桥上还要有航灯,夜里驶船的人就不会迷失啦。”

“桥头还要画一只蓝鲨,专门吃坏蛋。”吴松说。他最近玩一个游戏,名字就叫蓝鲨。

“真是傻呀,蓝鲨在海里,哪会在桥上?”李光马上反驳。

王龙海也同意李光的意见。

暖暖想要加两艘船,有海、有船、有桥,他喜欢这样的画面。他可以通过桥去找爸爸,也可以通过坐船去找爸爸。

“暖暖你这个想法很好,那就加两艘小船吧。”

王龙海夸他,暖暖更加高兴了。他觉得王龙海这个人有时挺好的,虽然他说话直来直去,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伤害了他人自己还不知道。

“好了,我们开始动手吧!”

第三组最早完工。他们搭的是小桥,家乡的小桥。

吕小梅一看,心里十分着急。自己这一组的跨海大桥,还缺暖暖的两只小船。李光负责用纸卷成桥墎。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他洋洋得意地走到其他组去看。王龙海完成自己负责的桥梁任务,啥都没说就帮暖暖剪贴小船。

跨海大桥终于搭成了。比第四组快一点,排名第三。

接下来的环节,芳芳老师叫每个组总结一下这次搭桥的心得体会。

又是李光抢着先发言:“我们这组拿了倒数第二,都怪吴松花那么多时间讨论搭什么桥。还有,暖暖不加那两条小船的话,我们早就完成任务了,都怪他。”

吴松不服气:“你光会说别人,就没说你自己!你要是帮冷暖暖贴小船,那不是可以快点吗?不拿第一,起码得拿第二。要怪就怪你!”

“好啦,别吵啦,你们两个老是互相挖烂脚,没有一点团结精神!”吕小梅说,“就不能说点好的吗?冷暖暖、王龙海,你们两个来说。”

“暖暖很有爱心,想到搭跨海大桥,方便自己去看爸爸,也方便别人过桥。”王龙海得意地说,“好在,我见过真的跨海大桥,所以我们能搭起这座桥。这就是见多识广的好处。”

吕小梅表扬王龙海说得不错,叫暖暖也说一说。

说什么好呢?暖暖不是个爱说话的人,也不善于表达。他想起,在搭桥游戏开始的时候,老师强调每个组的成员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不能各自为政。只有合成一股力,绳扭在一起,劲往一处使,目标一致才容易成功。于是他说:“我们组后来合作得不错,王龙海做完自己的还过来帮我,所以才能完成得快。”

“暖暖说得好!”吕小梅伸出大拇指。

各个小组讨论结束后,组长轮流发言。

最后,芳芳老师总结:“这次搭桥活动所有的组完成都很好。有些同学想象力很丰富,设计的桥很有创意,很有爱心,所以叫做‘爱心桥’。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懂得了管束自己、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在合作的过程中,加深了解,促进了友谊。我们今天搭的桥都是‘友谊桥’。你们来自不同地方,说的地方方言也不相同,但是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叫普通话。我们都是华夏子孙,是一家人,大家不要分什么外地人、本地人。我们在同一间学校,同一个班学习,是一种缘分,要好好珍惜,要团结一致,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搭建好跨越‘心海’的大桥。”

芳芳老师的话说到暖暖的心窝里,他觉得暖融融的。“跨海大桥”老是在他心里萦绕。

放学后,暖暖迫不及待跑到码头等爸爸归航。他想,如果真的有一座跨海大桥,那样多好啊!他知道爸爸没有那么快回来,就回家了。他要回去做饭。等爸爸回来,他要把今天的活动告诉爸爸。今天的活动他收获了很多。他觉得今天下午的活动非常有意思。

这是暖暖进海湾小学读书以来最开心的事。

在学校住宿的白雪姐姐也回来了。她读高二了,住在学校,周五晚才回家,周日又要去学校读书。

白雪姐姐跟暖暖讲了学校好多趣事,暖暖也跟她讲学校里的事,特别是今天活动的事。

暖暖的心情非常愉快。

周末,爸爸照样要出海。在他的概念里没有周末,只有病得实在出不了海他才休息。像爸爸这样来海边谋生的外地人都是这样,他们很拼命的,只想多赚点钱养家,给家庭提供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