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娄父的欣赏,浅谈生意经

“小何,没想到你手艺居然这么好啊。”

何雨柱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饭店。

恰好娄母在烧菜,他也就打算露上一手。

结果。

不出意外,惊艳了四座。

娄父夹了块松子鲈鱼,放到了嘴里。

闭着眼,感受味蕾带来的极度满足后,不由赞道:

“以前只是听闻,说厂里的食堂,简直比酒店里的大厨烧得还要好。”

“今天这一尝,果然名不虚传。”

娄晓娥更是脸上充满了甜蜜。

对于女人来说。

男人赚多赚少,还是其次。

能够下厨的男人,并且还能烧出一手好菜的男人,才是每个女人梦寐以求的理想伴侣。

何雨柱搓着手,笑着说道:

“叔叔阿姨喜欢就好。”

“来,小何,快坐下一起吃。”

娄母亲自搬了把椅子,放在了自己旁边。

颇有让女婿上桌的既视感。

何雨柱笑着摆手:

“还有一道菜,马上出锅,那道菜才是今天的点睛之笔。”

“哦?”

他的话,让娄家三口顿时来了兴趣。

特别是娄父。

本来就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下海经商的大佬。

平日里这嘴,早就已经吃叼了。

但是今天。

可以说是几年来,最满足的一次。

以至于。

对于何雨柱口中那道‘点睛之笔’,更期待了。

其实真要说起来。

娄家在食材上,准备的并不充分。

毕竟家常菜,谁也不可能啥都给准备上。

何况谭家菜在满清时期可是被誉为‘官宴’的。

可想而知。

对食材的要求是有多高。

当然。

何雨柱也有办法。

这些年在厂里后厨,他其实也没表面上那么清闲。

私底下可没少研究菜品。

以至于。

原本的谭家菜代表作《海八珍》,让他用不少菌菇类的食材给代替了。

保留了该有的鲜味。

同时在取材上,也比较亲民。

十几分钟后。

去而复返的何雨柱,双手捧着个菜盆,来到餐桌旁:

“叔叔、阿姨,尝尝。”

娄母还好。

并没看出什么来。

倒是娄父。

眉头紧紧皱在了一起。

手里拿着勺子,却迟迟没有下手。

娄晓娥见状,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忙小声询问:

“爸,是不对口吗?”

何雨柱也微微一愣。

不解的看向娄父。

娄父抿了抿嘴,深深叹了口气,看上去心情似是有些沉重。

不过很快。

他就调整了过来。

放下勺子,微微抬头,看向何雨柱,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

“小何,谢谢你。”

大家都有些没太反应过来。

特别是何雨柱。

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娄父也没忙着解释。

而是指着面前那道菜,笑着问道:

“要是没猜错的话,小何,你这道菜是按照‘海八珍’的方法来熬制的吧?”

何雨柱一听。

行家啊。

忙点头解释道:

“叔叔您真是门儿清,这确实是按照谭家菜‘海八珍’来做的。”

“只不过鱼骨、海参、鱼翅、鲍鱼、鱼肚、干贝、鱼唇、鱼子这八样食材比较珍贵,我又来的突然,您这也没现成的。”

“所以我就用海鲜菇、香菇等菌菇来代替。”

“同时我看冰箱里还有点荠菜,正好能够拿来锁住菌菇的鲜味。”

“倒是让叔叔见笑了。”

娄父摇了摇头,笑着说道:

“你能够用菌菇这种普遍食材来替代珍贵的海八珍,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你是个有想法,并且非常务实的人。”

说着。

他转头看向自己女儿:

“晓娥,你有没有跟小何说起爸爸以前的事情?”

娄晓娥先是一愣,随后摇头道:

“没有啊。”

娄父再次点头。

脸上满意之色,也更加浓郁:

“那小何你也算是有心了。”

“好了,坐下来吃饭吧。”

“真是好多年没尝过这个味道了。”

“哦对了。”

娄父似是想起了点什么,忙对自己老伴说道:

“去把我藏的那瓶酒拿出来,今天我要跟小何好好喝上几杯。”

娄母先是一愣。

随后看了眼何雨柱,也没说什么,点点头便准备去了。

何雨柱眨巴了下眼睛。

其实也看出来了,恐怕娄晓娥的父亲,对这道‘海八珍’有独特的回忆。

自己又误打误撞,给撞上了。

真是一个好的开端啊。

席间。

娄父和何雨柱,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至于娄晓娥。

则是被母亲叫到了楼上,也不知道是说什么悄悄话去了。

“小何啊,我很纳闷,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准备去香江的?”

酒过三巡。

娄父开始了问话模式。

这是寻常长辈和晚辈喝酒,通用的规律。

而对于这个。

其实何雨柱也早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策略。

于是不慌不忙的把当时国情、以及香江同胞与内陆关系,简单阐明了一下。

听得娄父是不住点头:

“分析的很到位。”

“唉,也就是现在我已经退下来了,要不然,你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啊。”

何雨柱笑着回道:

“叔叔,您也太抬举我了,其实我也就是没事喜欢看点报纸而已,算不得什么人才。”

娄父微微摇头,若有所指道:

“国家要富强,眼界是非常重要的。”

“按步就班,就没有进步,只有跨出这一步,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理想。”

其实这种话,在很多人看起来,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

无非就是敢想敢做敢拼搏呗。

但在那个年代。

已经属于非常超越的了。

就连何雨柱都没想到,娄晓娥的父亲,思想居然能够这么的超前。

除了对他刮目相看外。

同时何雨柱也说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我觉得吧,人人平等这件事就很难做到。”

“我记得约翰福音里有那么一段,说是庄园的主人分别在早上、中午、晚上请了三批工人,每一批工人最后都得到了一块钱。”

“虽然福音里面本意是不管处于什么年龄阶段,信教都是可以的,耶稣都会接受,但真正意义上,也泛指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平等可言的。”

“比如。”

“如果一家公司,老板付出的和得到的,与职员一样,那这个公司哪里还能办的下去?”

“所以我认为,收获是与付出划等号的,付出的越多,不一定就越有收获,但绝对会有收获。”

其实何雨柱说的,也就是经商当中最基础的一个概念。

和资本没什么太大关联。

而是一种风气,或者说是一个模式、一个现状。

可这番话。

不仅让娄父感觉到震惊。

更多的却是共鸣。

许久。

娄父看着何雨柱,微笑着说道:

“小何,你今天来,恐怕还有其他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