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文化遗产
“我也相信,他肯定有非常丰富的考古知识,不然他也不会跑来这个地方瞎混。”
“......”
听了众位考古专家们的嘲讽,赵川依旧是面带微笑地站在那里,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
看到赵川的态度,一名考古专家突然灵光乍现。
他眼睛瞪得滚圆,仿佛看到了什么令人震惊的画面,一把抓住赵川的肩膀,激动地大吼:“赵川,你是赵川?”
“我是赵川,你是......新闻里寻宝节目的王海大哥?”赵川一愣,旋即惊喜道。
他没想到王海也来到了兰国。
“是啊!小川,原来你也看过我的节目啊!”王海拍了拍赵川的肩膀,高兴道。
这么一弄,赵川顿时尴尬了起来,挠了挠脑袋,有些羞涩地说道:“呵呵,王大哥,没想到我们会在这种场合见面。”
赵川也是很无奈,他没想到这些考古专家居然认识自己,不然的话,他肯定不会选择这个时候来考古组汇合的。
“哎呀,你们俩兄弟真是巧啊!居然能在这里碰见!”
“是啊!我还记得当初赵川和李倩倩在学校闹翻,你们两个分手了吧!”
“啧啧啧,真没想到你们两个还能重聚,看样子你们的感情挺深厚的嘛!”
“我说你小子,有了女朋友,怎么没告诉我们,害的我们白替你操心!”
几名年纪较轻的考古专家看见王海和赵川聊天,立马挤眉弄眼地调侃道。
“行了!行了!你们都不准备吃饭了吗?再这样我可生气了!”陈国栋板着脸说道,然后将目光投向赵川,笑眯眯道:
“小川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咱们考古组的负责人陈国栋,主管兰国的考古。”
“你好,陈叔叔。”赵川礼貌地问候了一句。
“嗯,坐吧。”
“这位是我们考古组的助理杨国斌,你叫他杨老师或者杨老师就行了。”陈国栋指着另外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道。
赵川微微点头致敬,表示尊重。
杨国斌微笑点头。
“这位呢是我的学生刘涛,是我带的硕士生。你们年轻人有的是话题聊,我就不插嘴了。”陈国栋继续指着刚才的青年介绍道。
“你好,杨教授。”赵川微微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
这个刘涛看起来二十多岁,穿着考究笔挺,身材略显单薄,留着短寸头,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
“赵川,欢迎你加入我们考古团。”刘涛微笑着伸出双手,热络道。
“谢谢,刘涛教授,以后还请多多关照。”
“客气啥,互帮互助,应该的嘛。哈哈哈。”刘涛爽朗笑道。
“赵川,你刚才说要跟我们交流考古知识?是认真的吗?”一旁的老陈忍不住开口问道,其余考古专家也是满怀期望地盯着赵川。
赵川闻言,笑道:“当然,陈叔叔,您放心,我绝不是在说笑。”
“真的?那我们可拭目以待了!”老陈欣慰地点了点头。
当着所有人的面,赵川开启了直播。
没错,在直播开启的一瞬间,所有的水友直接涌入。
“阿川开播了!”
“今天莫不是兰国专场?”
“阿川,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我好像认出来了,这里都是顶尖的考古学家!”
“还有我们学校的历史教授!”
“哇塞,居然还有我最崇拜的陈教授!”
“......”
赵川开启直播,并不是为了炫耀什么的。
毕竟赵川不是明星,他只是希望借助直播,宣传一波自己的专业性和实力。
赵川直播开启以后,很快就吸引了许许多多的观众前来围观。
看到弹幕区的评论,赵川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这些考古专家们,便切换成了自由直播。
因为直播是24小时全程直播,所以很快就吸引来了大量的人。
一番寒暄后,赵川开始询问他们有关于兰国文化遗产的消息。
“各位考古专家,你们好。”赵川微笑道,“我想问问大家,对于兰国的文化资源、考古价值有什么看法?”
赵川一开口,众位考古专家们立刻议论纷纷,七嘴八舌起来。
“赵川啊,我建议你不用做什么科普,我们这次前来,主要就是研究兰国文化。
至于兰国文化的具体价值,我们需要拿到更多的证据,才能做出判断。”陈国栋说道。
“我也赞同陈教授的观点,赵川,你既然是来兰国的,我劝你还是早日离开的好,免得遭受牵连。”杨国斌附和道。
赵川听到这句话之后,顿时沉默下去,陷入了思索。
片刻后,他抬头道:“你们说得对,如果仅凭猜测就贸然前往挖掘,恐怕会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所以说你还是赶紧走吧,不要让自己受伤害。”陈国栋劝道。
“不,我不会走的,我已经决定好了,要和诸位一同进入兰国的文物挖掘现场。”赵川语气坚定地说道。
“什么?你疯啦!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兰国的文物挖掘机可不是吃素的。”陈国栋惊讶地说道。
其余考古专家则是一阵叹息,显然觉得赵川不自量力,自取灭亡。
然而,面对他们的反驳声,赵川却神秘地笑了笑,然后从包里掏出几张照片递到陈国栋面前,问道:
“陈叔叔,请问你有印象这几个东西吗?”
陈国栋扫视了一眼,然后说道:“这个是一个石碑,上面雕刻着许多奇怪的符号和字迹,但是看不懂。”
“这个是铜鼎,上面镌刻着兰国的一座城市的名称——兰陵城。”
陈国栋仔细地看了几遍,摇了摇头。
赵川收回照片,淡淡道:“那么,剩下的几件物品就麻烦你帮我解读一下了。”
陈国栋闻言,诧异道:“这不太合适吧?”
“没事,我相信陈叔叔一定可以把它们给解析完的。”赵川微笑道。
“既然如此,那我试一试。”陈国栋点点头答应下来。
随即,他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中几张泛黄的图纸上,然后仔细研究。
“这几样东西我倒是没见过,但是看起来像是墓葬的陪葬品。
更何况其中一张羊皮卷上似乎写着一篇祭祀仪式的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