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学理依据

第一章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学理依据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内部组织关系十分严密的政党。全党是由一个又一个的党支部构成的。各个党支部成为党的总支、基层委员会的细胞与基石。高校要大力推进教师党支部建设,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弄清楚教师党支部建设的相关理论脉络。

第一节 概念内涵

在工作中,要做到有效地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必须明确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概念内涵。

一、党的组织

党的组织,是指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全体党员组织起来的统一的有机体,是党的首脑(中央)和党的各级组织以及广大党员群众的统一体。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组织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

党的中央组织,即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央书记处;由中央委员会决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

党的地方组织,即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以及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还包括经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是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而建立起来的,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它的基本任务是: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先争优,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和推荐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在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发展党员;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党支部

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之一。《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党支部的基本要求,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单位都应当建立党的支部。党员不足7名的党支部,一般不设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不足3人,没有条件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单位,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党支部;凡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执行临时任务时间较短或因某种原因暂时不能成立正式党支部的,可成立临时党支部。党支部建立的一般程序,包括向上级党委写出建立党支部的请示;上级党组织批准建立党支部以后,应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支部委员会;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等额提名或直接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并对委员进行分工;向上级党委写出党支部委员会组成的请示;上级批复,党支部委员会开始工作,履行自己职责。

三、高校教师党支部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我们党在高校的组织体系中最基层的组织,是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党组织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基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连接党员和上级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的基本单位,是团结带领广大教师加快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高校教师党支部的一个最基本规律就整体性和系统性,即高校党支部是一个整体系统,有功能、结构和机制。高校教师党支部包括功能定位、结构模式以及运行机制等方面内容。功能定位,是解决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方向问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结构模式、运行机制都围绕功能定位来确定。结构模式,是高校教师党支部的组织设置、教师党支部与高校内部党支部之间关系、教师党支部与高校外部党支部之间关系,是影响功能发挥、运行机制的基础因素。运行机制,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中党员能力与党员作用发挥、党建资源与党建平台等要素关系固化形成的一定模式,机制带有根本性作用,是维持结构稳定和功能发挥的动力因素。

四、高校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广义上是指一个政党为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历史使命而进行领导国家、社会以及提高自身生机、活力的理论和实践活动;狭义上是指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指导下进行的领导国家、社会和提高自身生机与活力的理论和实践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同党的建设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应用。党的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党的一个工作部门,还是研究政党发展和自身建设规律的学科。政党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社会进步。当今世界,可以说就是政党政治的世界。政党政治几乎是每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政党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政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然而,政党有不同的性质,不同政党建设也有不同的目标任务。党的建设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党的建设具有鲜明的政党性和实践性,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纯洁性建设等“六位一体”,指导党在不同时代、不同情况下的工作与活动。

高校党的建设,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意识范畴,它的存在有赖于社会存在并以社会为载体,它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总要求在高校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建的内涵与党所领导的高等教育在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密切相连,与高校中心任务完成的质量和办学目标、办学宗旨的实现程度相互作用。也就是说,高校党建工作内涵应集中体现在党和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式发展轨道上,体现在高校中心职能履行过程与实践的绩效中。高校党建关系党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能否巩固,关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否落实,关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能否坚定的大问题。

五、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

教师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涉及群众、党员、党支部书记等多元主体。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工作中,要进一步体现这些多元主体,要积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群众层面,这是基础层面。对于高校教师党支部而言,广大师生就是需要密切联系的群众,一方面要把群众的意见、需求、困难和愿望反映到上级党组织中来,另一方面要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师生群众中去,只有紧贴师生群众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才能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二是教师党员层面,这是根本层面。只有关心、爱护、信任教师党员,尊重党员的主体性,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广大党员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只有创造条件为教师党员的自我发展架桥铺路,发展党员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三是党支部书记层面,这是关键层面。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教师党支部的灵魂人物,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本身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有着协调教学科研任务与党建工作的职责,有着党建经验能力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做好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关键。

第二节 理论基础

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与高校党的建设一样,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主、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有关党组织建设的理论结晶。

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和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观点与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实践过程中,论证了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党以及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原则,指明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最先进的部分,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政党就不能获得解放,不能夺取政权,更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透彻地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论述了无产阶级组织成为阶级,从而组织成为政党,是阶级斗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结果;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忠实代表,强调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锋队思想;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党的纲领,制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遵守的一系列策略原则,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为无产阶级政党规定了组织原则;阐明了党的团结和党内斗争的原则;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国际主义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建设思想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一系列重要原则,成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有力武器,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提高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探索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历史,也是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的历史。党的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特别是关于共产党性质和奋斗目标的思想,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因此,高校党的建设特别是教师党支部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指导,从中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研究高校党的自身发展和建设规律的实践性科学。

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揭示了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客观规律,是指导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进行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研究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国家、党的建设等问题的,党的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内容,阐明了生产社会性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生产资料私有制;阐明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物,是当代最先进的阶级;阐明了全世界无产者必须联合起来进行共同的斗争;阐明了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领导无产阶级事业的核心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

风,有正确的路线、政策和策略;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对整个社会进行改造,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实现消灭阶级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国家将自行消亡。科学社会主义还包括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关于革命斗争中的政策和策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以及党的建设理论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确定工作目标和内容、建立信心的根本依据,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原动力。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是党赋予高校的庄严政治责任。高校必须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个根本问题上,高校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把党支部建设作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切实增强党对广大教师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科学发展观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高校党委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紧密联系高校教师党支部的职能和任务,切实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工作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高校全部工作之中。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义,要求高校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始终把提高教师党支部的育人质量作为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要求高校切实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要求高校全面把握办学规律,努力形成教师党支部建设整体推进、持续发展的局面;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要求高校妥善处理教师党支部建设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努力增强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实效性。高校教师党支部要正确把握教师党员受教育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理论学习和集中培训,帮助广大党员真正搞清楚、弄明白高校科学发展的内涵、为什么要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要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紧密联系高校改革发展实际,联系广大教师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形成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的思想共识。

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

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政党执政后的一项长期的和重要的建设。六十多年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此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了专门的总结和归纳,同时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和任务。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后不搞提高自身的能力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不断探索和把握的精神,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使命的深刻认识。

高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增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不仅是加强高校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自身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是党和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紧迫需要。高校要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把人才培养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将国家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在掌握较高科学技术文化的青年教师人群中培育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学科与人才优势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理论源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进行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和理论研究,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为党的长期执政提供永不枯竭的理论源泉;把教师科研与科技开发转化成党长期执政的物质基础,在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中搭建大平台,承接大项目,在关系国家战略利益的关键领域中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在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的作用,努力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孵化器。

五、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核心和根本问题。永葆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

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寓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在内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先进性建设主要就是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高校的中心任务来不断提高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能力,通过不断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思想、组织、制度和作风建设,使党始终符合时代的要求,始终符合人民的意愿,始终符合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抓好教师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增强广大教师党员的先进性意识,着力解决教师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激发其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构建长效机制,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教师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促进广大教师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的先进性。

第三节 功能地位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一级组织,是广大教师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也是高校党委团结带领教师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因此,它的功能和地位是突出而明显的。

一、主要功能

(一)政治引导的功能

高校教师党支部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政治上、思想上对全体教师党员和广大教师起引导作用。一方面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抓好教师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做好思想上、政治上的引导工作,必须紧紧围绕高校中心工作,坚持立德树人,结合工作实际,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推进高校事业发展为目标,同时以教育和说服的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二)推动发展的功能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高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教师党支部和广大教师党员的神圣使命。对于教师党支部而言,离开了发展就如同失去了工作的灵魂。高校教师党支部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本学科和团队的实际,积极参与组织本部门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活动,着力把握工作规律、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方式、破解工作难题,成为本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后盾。

(三)组织协调的功能

高校教师党支部因其所在单位和部门不同而在职责、具体任务上有所区别,但就组织上的协调作用而言,则是基本相同的。各个单位或部门虽小,但其结构和各种关系却非常具体而又复杂,如个人与个人之间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各个教研室、团队之间关系等等。有效地协调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使这个复杂的集体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合力,是高校教师党支部责无旁贷的职责。教师党支部要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有效地利用政治的、思想的、组织的各种手段,协调并解决各类矛盾,把各个利益主体聚合在一起,充分代表基层组织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超脱于各种利益关系之上,驾驭全局,形成一个和谐而充满活力的整体。

(四)服务师生的功能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始终把服务师生作为重要职责,从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师生诚心诚意办实事,倾听师生呼声、体察师生情绪、反映师生诉求,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将培养优秀的人才作为衡量高校教师党支部工作优劣的重要工作标准。同时,深刻领会高校党委提出的发展目标,不断适应新形势,领会新要求,探索服务高校中心工作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方式,组织广大教师党员做好联系和服务师生工作,积极探索和总结推广党员服务师生的好做法、好经验。

(五)凝聚人心的功能

凝聚人心是高校教师党支部核心价值。高校教师党支部承担着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职责。把全体师生最广泛地团结起来、把各方面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共同推进高等教育事业,是对高校教师党支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发挥好密切联系师生的优势,把一切积极因素调动和凝聚到高校事业发展上来。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凝聚人心的作用,要求教师党支部必须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使教师党支部成为师生员工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做到哪里有师生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支部,哪里有党支部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促进和谐的功能

在当前,许多利益关系和矛盾冲突往往汇集在基层,这就要求教师党支部必须切实承担起化解矛盾的责任、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要发挥直接联系师生的优势,深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师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重点,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让师生全面了解国情、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高校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教育引导师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自觉维护安定团结。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师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切实理顺师生情绪,关心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凡是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做大事来对待,凡是师生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去听取。加强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分析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妥善地采取措施,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战略地位

(一)教师党支部是高校党的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共同构成、相互作用的严密而完整的组织关系。在这个体系中,党支部是最基本的细胞。高校党组织正是通过教师党支部这一组织形式,将每一个教师党员紧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具有统一意志、统一纪律、统一行动的整体,从而奠定了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假如没有像高校教师党支部这样的基层组织,我们党就不可以具有今天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教师党支部是党团结和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基本单位,是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基础力量,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斗堡垒。

(二)教师党支部是教育管理教师党员最基本的单位

高校教师党支部具体地担负着对教师党员进行管理教育,发展新党员,执行党的纪律的重要责任。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所有的党员都要参加党的一个支部,由党支部负责教育、管理和监督。发展新党员、执行党的纪律,除特殊情况外,都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党的支部是党员履行义务、行使权力的基本场所,党员通过党支部参与对党内事务的管理。因此,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否坚强有力,对于发挥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完成党所担负的历史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

我们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党的领导,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正确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最终要通过党的支部的大量工作,使之变为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实际行动。教师党支部广泛分布在高校的基层单位、部门,是党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都要担负起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都要做组织和宣传工作,把党的主张变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化解矛盾,维护团结,在紧急关头和关键时刻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稳定形势等等。教师党支部的这种作用,是党的领导在高校基层组织中的具体表现,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都无法替代的。

(四)教师党支部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高校教师党支部扎根于广大教师之中,是高校党组织了解师生员工的愿望和要求的主要渠道。师生员工往往通过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的表现来评价我们的党。教师党支部一方面担负着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直接传达给师生,直接在基层贯彻落实的任务;另一方面,担负着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师生的意见、要求和建议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党支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威信,关系着党能否赢得师生员工的依赖与支持。

三、表现特质

(一)高校办学方向的战斗堡垒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为了实现党的政治任务而存在并开展活动的,要形成科研教学一线的政治核心作用,并且不断巩固、发展。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仅仅是指引和保证作用,还包括协调和服务作用。指引是前提,保证是基础,协调是关键,服务是实质。只有将这四者相统一,才能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既体现在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体现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教学、科研和业务管理的全过程中,在“参与”和“支持”中保证监督,在保证监督之下“参与”和“支持”,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高校以及本单位的各项决定全面落实。

(二)党组织科学决策的智慧源泉

高校教师党支部定位于高校党组织科学决策的智慧源泉,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姿态,是一种深层活力的激发。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党员在科研教学一线多是业务骨干,是高校建设发展依赖的重要智力资源,其职能不仅仅局限于执行高校规划,还应该成为团结带领师生员工前进的主动参与者,实现由围绕中心抓党建向融入中心抓党建转变;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组织广大党员积极参与高校重要问题的讨论决策,结合业务工作融入中心。

(三)党员科学发展的助推平台

高校教师党支部要营造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氛围,创造条件为教师党员的自我发展架桥铺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教职员工,教第一。只有发展教师党员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努力成为党员能力发展中心,努力建设一支先锋模范作用突出、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党员队伍,才能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功能,推动高校事业科学发展,增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

第四节 工作职责

高校教师党支部不仅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在党的事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由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工作职责所决定的。

一、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工作职责

高校教师党支部既要发挥一般基层党支部的作用,还要完成党在高校的各项任务,完成高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高校教师党支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主要是:

(一)积极宣传和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本单位各项任务的完成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高校教师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基层的战斗堡垒,其首先的任务就是积极宣传和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宣传党的高等教育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努力完成基层党委布置的各项任务。当前,高等教育正处在深化改革和内涵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教师党支部应在高校党委和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通过自身的工作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

(二)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联系广大教师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广大人民群众是党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加和支持,党的任何任务是不能完成的。一方面高校教师党支部直接生活在广大教师之中,具有了解教师,熟悉教师的有利条件,它可以把人民群众的情绪、意见、要求和愿望如实地反映给上一级党组织,成为高校党委进行科学决策的实现依据。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在群众中的工作单位,党支部必须根据高校的决议和任务要求,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决定,通过党支部的宣传教育和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具体深入地贯彻到群众中去。高校的各项任务和目标的落实要通过教师党支部去建立、沟通和密切与广大教师的联系,并将这些目标的实现转变为广大群众的行动,才能实现。

(三)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的路线与方针、政策和高校党委的决议要依靠党员去贯彻落实,党在高校的任务要依靠党员带领基层的教师去完成。因此,高校教师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是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的。搞好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模范作用,是高校教师党支部领导作用的直接表现。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围绕党支部的工作分配、要求党员去完成,每个党员还必须密切与周围的教师的联系,了解群众的情绪,倾听群众的呼声,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高校党委的各项决定、任务,使广大教师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发现积极分子和优秀分子,将他们发展到党内来,加强党的力量;不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党员;组织党员参与党内的各项活动,充分实现其民主权利;管理好党员的各项事务。

二、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作用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在党支部班子中拥有无可辩驳的驾驭权。教师党支部书记必须通过自己权力、责任、服务的有机结合,来正确实施领导,发挥自己的应有作用。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作用是多方面、多形式的,既有有形的,又有无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上的核心作用

政治上的核心作用,是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通过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将党的目标要求和当前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带动和影响党支部班子成员和教师党员的政治信念的巩固;正确把握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同时要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广大师生员工引导到实现党的总目标、总任务的方向上来。

1.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和奋斗旗帜。理想信念就是一种精神支柱,教师党支部书记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出现在党支部中间,就是一种无形的和巨大的政治导向。党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全部工作要落实在每一个基层党支部上。而每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共产主义信念又都决定着其所在党支部的战斗力。教师党支部书记增强共产主义信念不是抽象、空洞的,而要将远大理想与具体工作相结合,把强烈的共产主义信念融入一点一滴的本职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一个党支部书记的先进性。

2.鲜明的政治立场。每一个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都要站在维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党支部在党的组织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教师党支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带头认真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党中央、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从而在行动上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3.敏锐的政治鉴别力。教师党支部书记通过超脱于日常一般事务,关心政治,注意观察和研究教师党员思想政治动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作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来讲,在政治风浪的考验中,一定要坚定信念,站稳脚跟,旗帜鲜明,决不能随波逐流,左右摇摆。对于各种错误倾向,要以清醒的理智和无畏的胆略,同其进行坚决的斗争,以保证政治上不偏向,不迷路。

(二)决策中的主导作用

1.明确决策目标。科学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运用正确的方法。在现代决策科学中,发现问题,确定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解情况,找准问题的症结,是科学决策的第一步。如果信息不准、情况不明、问题不清,就谈不上科学决策。教师党支部书记必须吃透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的精神,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现实状况,站在全局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上情与下情的结合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要有战略眼光和系统观点,善于想大事,顾长远,注意抓住带有战略性、方向性和关键性的重大问题,确定明确的决策目标。

2.善于和敢于决断。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遇到问题,要善于决策,特别是棘手的问题,更要敢于决策。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权和职位决定了党支部书记在决策中拥有决断权。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否善于和敢于决断,首先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决策的原则,在党支部班子内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主气氛与宽松和谐的环境,使每个教师党员都能敞开思想,直抒己见,以发挥集体智慧。当面对均衡局势的时候,还要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凭借自己的知识、阅历和对大局的把握,审时度势,当机立断。

(三)建设中的协调作用

班子的团结统一,是发挥整体最佳效能,齐心协力完成任务的基础。教师党支部班子的团结协调,要靠班子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班子内部健全制度的保证,但党支部书记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在一个党支部内部,会经常出现诸多问题、矛盾,这是正常现象。这些问题、矛盾需要有人来协调、解决。党支部书记就处于维护班子协调团结中的关键地位,他的作用是其他班子成员所不能替代的。在党支部委员会内部,书记和委员都是平等的一员,享有同样的权利,履行同样的义务,都必须把自己置于支委会的集体领导监督之下。因此,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之间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分工负责的平等关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必须围绕工作目标,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和导向作用凝聚班子的整体力量。

(四)修养和作风方面的表率作用

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在修养和作风方面起到模范和表率作用。

1.带头学习科学理论。扎扎实实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高理论修养。每一位教师党支部书记要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从整体上掌握科学理论体系及其精髓,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认识、看待、研究、解决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反对僵化教条和脱离实际的思想、行为方式。

2.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最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教师党支部书记要发挥直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支部书记必须坚持一个宗旨两重身份,既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做群众的贴心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群众智慧,善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3.带头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每一个教师党支部书记都要自觉地带头遵守党章和党的各项规章,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增强组织观念,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遵循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要积极参加和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在保证自己做到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同时,坚决向以权谋私、化公为私、贪污腐化等消极现象作斗争,从而维护党的政治性和先进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