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奥运百年

第一章

奥运百年

2008年8月8日,一个永载中华史册的日子。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这一世界性盛会终于在一百多年后来到中国。

奥运五色环,环环相扣,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协作,象征着全世界的运动员以公平、公共、公正的态度相聚在奥林匹克赛场。回望历史,在北京奥运会之前,世界上已经举办过28届奥运盛会。那么,奥林匹克运动会究竟起源于哪里?中国人为了举办奥运会又经历了哪些艰辛历程?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 Games)(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是一种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体现。

古希腊人有着丰富的宗教习俗和神话传说,他们经常以各种祭祀竞赛的形式表示对奥林匹亚诸神的膜拜。其中,规模最为盛大的祭祀活动便是膜拜诸神之王宙斯的奥林匹亚竞技赛。关于古代奥运会起源的两种传说皆和这位奥林匹亚神山的统治者有关。

第一种传说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另外一种传说则与宙斯的儿子赫拉克勒斯有关。赫拉克勒斯因力大无比获得“大力神”的美称。他在伊利斯城邦完成了常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不到半天便扫干净了国王堆满牛粪的牛棚,但国王不想履行赠送300头牛的承诺,赫拉克勒斯一气之下赶走了国王。为了庆祝胜利,他在奥林匹亚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运动会。所以,这才有了奥运会。

据记载,从公元前776年开始,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将宗教与体育融为一体。他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四年举行一次。时间定在闰年夏至后的第二次或第三次月圆时。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一届。伊菲图斯即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

当时各个城邦有各自算年的方法,并没有一个共通的纪元。但这并不影响各城邦之间每年度最重要的大事——希腊的运动大会。这些运动会一共有四种:奥林匹克、匹西亚、尼米亚与伊斯米亚运动会。这四个运动会以奥林匹克为首,依照顺序分别在四个地点举行,这样形成的一个四年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成为城邦之间计算年份的方法。

参加第一届古代奥运会的国家只有三个国家——伯罗奔尼撒、伊斯利和斯巴达。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192.27米的场地跑。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一个项目摘得桂冠的第一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也能获得由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象征荣誉的奖品。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彼此间却有约定,即“奥林匹克神圣休战条约”。条约规定,在奥运会举办期间,奥林匹亚山不再允许任何战争行为的发生,也不允许任何人带武器进入比赛区域,所有通往奥林匹亚的道路畅通无阻,任何人都没有理由阻拦他人。休战期一至三个月不等,否则即是违背神的意愿。这份神圣条约在希腊各城邦间流传千年而未被废除,直至古代奥运会陷入衰落。

古代奥运会自公元前776年的第一届举办,一直持续到公元394年,历时1170年,共举办293届。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征服希腊,贵族奴隶主将奥运会当作消遣取乐的残忍游戏,甚至加入了人与兽角斗的项目,体育精神逐渐丧失。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基督教为国教,倡导禁欲主义。他觉得奥林匹克运动会有违基督教教旨,便宣布古代奥运会是“异教”。至此,延续一千余年的古代奥运会最终消亡了。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一千余年的实践,给人类社会留下了一笔无以言喻的财富。它在体育的功能、道德、运动生理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尤其值得现代人推崇的是古代奥运会所形成的和平、公平竞争、追求奋进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系。这不仅推动了当时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且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世纪后,资本主义的工业革命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幸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需要在快节奏的都市化生活中寻求到一种寓娱乐性和健康性于一体的全新竞技项目。

当时,世界上很多学者都尝试着复兴古代的奥林匹克盛会。1834年7月和1838年8月,瑞典伦德大学教授斯卡图在拉姆列斯疗养地举办过两次“斯堪的纳维亚奥林匹克运动会”;184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蒙特利尔奥运会”;1849年,英国的W.P.布鲁克斯博士在马奇温洛克开始举办“奥林匹亚运动会”,这个运动会每年都举行,持续了几十年。

在这些追忆古代奥运会的盛会中,最出名的当属“泛希腊奥运会”。1858年,希腊人扎巴斯受奥运会复兴风潮的影响,向希腊国王奥托一世提出恢复“奥林匹亚荣光”的建议。国王采纳了扎巴斯的建议,并授权他负责筹备工作。1858年,希腊正式发布了《奥林匹克令》,并于1859年10月1日在雅典举办了第一届泛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次运动会遵照古代奥运会传统,规定运动员必须具有希腊血统,并不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小亚细亚、亚历山大里亚和塞浦路斯的希腊人也前来参加了运动会。比赛项目有赛跑、跳远、跨越障碍、撑杆跳高、掷铁饼和抛高、投标枪、赛马、马车赛、划船、游泳、爬杆、技巧和平衡练习等。竞赛优胜者被授予按古代奥运会传统制作的桂冠和少量现金。

后来,希腊又分别于1870年、1875年、1887年和1889年先后举行了四次奥运会。不过,由于这几次比赛都是泛希腊性的,仅限于希腊血统的运动员参赛,所以没有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

这些复兴古代奥运会的尝试,或由于组织不善,或囿于区域性,都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真正使复兴奥运会的梦想变为现实的,是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

皮埃尔·德·顾拜旦,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在家排行第四,是家里最小的孩子。1471年,他的一位先祖得到了国王路易十一授予的贵族称号。他的父亲夏尔·德·顾拜旦是个颇有名气的水彩画家,他的母亲玛丽也是贵族后裔。顾拜旦从他的父母那里继承了大笔遗产。

顾拜旦的童年是在诺曼底度过的。当时的顾拜旦非常喜欢拳击、赛艇、击剑和骑马等体育活动,并喜欢画画,会弹钢琴。1875年至1881年,古代奥运会的遗址不断被发掘出来,这引起了顾拜旦极大的兴趣。

顾拜旦对古希腊体育和古代奥运会有深刻的了解。他认为,古希腊的竞技运动具有特殊的社会价值,它与艺术、品德高尚的公民共同构成了支持古希腊文明的三大支柱。顾拜旦对古奥运会也有特殊的感情。他曾经写道:“古希腊历史上,没有任何事物给我的触动比奥林匹克更为强烈。奥林匹亚是座理想之城,它是人们出于实用而造,后来却因此为‘祖国’的象征,变得圣洁,令人神往。”这种感情是理智的,正是这种感情加上奥林匹亚考古的启示,再与现代社会,尤其是现代体育发展的成就相结合,终于使年轻的顾拜旦酝酿成了一个宏愿,一个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宏愿。他写道:“德国人挖掘了奥林匹亚遗址,为什么法兰西不能着手恢复她古代光荣的历史呢?”顾拜旦开始了复兴奥运会的设想。

在1888年对各国体育状况的调查中,顾拜旦发现了当时世界体育发展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外体育组织矛盾重重,秩序混乱,而且互相对立,职业运动员增加,商业性严重等。他强烈地感到复兴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以团结、友好、和平精神来指导体育竞赛的必要性。他设想通过复兴古代奥林匹克精神使现代体育运动更具生命力。这是顾拜旦积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1892年11月25日,在法国田径协会联合会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上,顾拜旦发表了著名的“复兴奥林匹克”演说,正式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构想。他对与会者说:“我希望能同你们在符合现代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合作,筹备并完成一件有意义的大事——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会。”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胚胎逐步成熟,并开始进入到具体筹备阶段。

1894年6月16日,法国巴黎索邦神学院召开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此次大会为第一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会议召开一个星期后,即6月23日,大会通过了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决议,而6月23日也就成了“国际奥林匹克日”(International Olympic Day)。当时,顾拜旦男爵担任首任秘书长。大会决定在1896年召开首届现代奥运会,希腊的历史名城雅典获得主办权。

1896年4月6日,在爱琴海海风的吹拂下,雅典城的奥运圣火再度点燃,来自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健儿参加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其中东道主希腊代表团有230名运动员参赛。首届奥运会共设有田径、游泳、举重、铁饼、古典式摔跤等9个比赛项目。

开幕式上,希腊国王乔治高度赞扬了顾拜旦的贡献。在开幕式典礼中,演奏了由希腊作曲家萨马拉作曲、希腊诗人帕拉马斯作词的一首古典弦乐。这首乐曲在1958年被国际奥委会正式确定为奥运会会歌。

首届奥运会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当时参赛的选手不固定,任何在雅典的外国人都可以报名参加。其中英国代表团就是由一名澳大利亚人、一名爱尔兰人、四名到雅典旅游的英国人和两名英国驻希腊大使馆的成员临时拼凑而成。

那时的赛场上没有专门的裁判员,甚至连计时员也同时担负着多种职能。在田径比赛中,所有运动员的起跑姿势都不一样,有站着的,有双手叉腰的。唯独来自美国的短跑运动员托马斯在起跑线后面挖了两个坑,双手伏地,两腿前后分开。这种姿势在今天看来是合理的,但那时观众们却哄堂大笑,就连身旁的参赛运动员也纷纷发笑。可发令枪响后,托马斯的起跑速度却远远地超过了其他选手,最终以12秒的成绩赢得了首届奥运会的百米冠军。

《掷铁饼者》是古希腊伟大雕塑家米隆的作品,生动刻画出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有趣的是,在首届奥运会的铁饼比赛中,所有参赛运动员都是模仿雕塑的样子投掷铁饼。而初次接触铁饼比赛的美国运动员——18岁的加列特,同样靠模仿雕塑的动作,赢得了冠军。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持续了10天。田径项目中的12项冠军都被东道主以外的国家夺得,仅剩下一项希腊的传统节目马拉松比赛。一位常年在比赛线路工作的邮递员,最终为希腊赢得了荣誉。希腊王子陪他跑完了最后一段路,他成了希腊的英雄。

首届奥运会上并没有金牌。获得冠军的选手得到的是一张奖状、一枚银牌和一个橄榄花环,亚军则得到一张奖状、一枚铜牌和一个月桂花环,第三名则没有任何奖品。首届奥运会上,美国共获得11个冠军,希腊获得10个冠军位居第二。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后,顾拜旦当选为第二任国际奥委会主席。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奥运会上,顾拜旦针对当时体育竞赛中的一些弊端,发表了著名的诗作《体育颂》,获得了本届奥运会文艺比赛的金质奖章。1913年,顾拜旦为国际奥委会设计了会徽、会旗。会旗图案白底,无边,上面有蓝、黄、黑、绿、红5个环环相扣的彩色圆环,她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聚。此外,他还倡议燃放奥林匹克火焰、设立奥林匹克杯等。在确定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的问题上,顾拜旦最初觉得应以“团结、友好、和平”的口号来指导比赛。后来,他的一个朋友狄东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得到顾拜旦的赞赏,认为它体现了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伟大精神,以后便倡议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

1925年,顾拜旦辞去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职务。在他任职期间(1896—1925),国际奥委会成员由14个增加到40个,并先后成立了20多个国际专项运动联合会。在他卸任后,被聘为终身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1937年9月2日,他在瑞士日内瓦与世长辞。按其遗嘱,他的心脏被安葬在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科罗努斯山下。

顾拜旦是世界公认的“现代奥运之父”,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最伟大的创始人,正是在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才使奥运会的圣火在时隔千年后再度熊熊燃烧。

奥林匹克精神

百年来,奥林匹克运动会一直是风靡全世界的顶级运动盛会,再也没有哪种活动能像奥林匹克那样,让无数人为之痴迷,为之奋斗!这就是体育精神的力量,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力量!

国际奥委会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关于“奥林匹克原则”的条款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很显然,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

奥林匹克精神是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的。

为了把一种充满活力的新教育体系介绍给祖国,顾拜旦从青少年时期起,就潜心钻研同时代的不同教育体系和古希腊的历史。他希望法国青年能接受一种新的教育体系,即在加强道德修养和增强信心的同时,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精神和坚强的个性。通过对古奥运会的考察,顾拜旦认识到,古希腊人组织竞赛活动,不仅仅是为了锻炼体格和显示一种壮观场面,更是为了教育人。他认为,体育竞赛活动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个性,同时又能锻炼身体。

顾拜旦一直致力于古代历史和奥运会研究。当他听到希腊的伊文格罗斯·瑞卜斯愿为当地举办奥运会慷慨解囊的消息后,一个复兴古奥运会的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要像古希腊人那样,通过体育竞赛教育青年。从此,他便周游世界,到处宣传自己的主张。

顾拜旦提出复兴奥运会的主张并不复古。他建议恢复奥运会的组织形式和庆典仪式,但又认为有必要注入新的成份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运动会的国际性,运动形式的多样性,运动员的业余性,以及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将使世界和平得到巩固和加强,种族歧视也将被废除,这便是奥林匹克精神。

当时,欧洲国际争端加剧,战争危机日益加重。在这种形势下,顾拜旦萌发了通过借鉴古代奥运会“神圣休战”的和平理想来促进当今国际和平的构想。在他看来,人们的误解、偏见导致了战争,因此要消除误解、偏见,进而消除战争,创造和平,首先“要让世界人民彼此相爱”,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各国青年定期聚集起来,让他们在体育比赛中相互了解。这种定期聚会,就是被顾拜旦称为“竞赛世界语”的奥运会。这也是顾拜旦积极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1894年,顾拜旦召集了第一次国际体育大会,会上提出了复兴奥运会的建议并得到赞同,于是,成立了国际奥委会。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获得极大成功。奥林匹克精神诞生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的精神发展,以此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它的意图是教育人,锻炼人的性格,培养人的道德,发展古希腊人的理想——“美丽、健康”。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对象不只是那些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还包括人民大众。

奥林匹克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一大奇迹。它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的社会,培养人们之间真诚的理解、合作和友谊,承认在平等的条件下为获得荣誉的公平竞争,为人们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树立了一个独特而光辉的榜样。

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一个国际体系。它是完全独立的。因此,他从一开始就不允许任何来自政治、经济或社会的因素对其进行干涉。他还为此创建了一个独立的国际奥委会,规定了国际奥委会的主要职责是,用其忠诚和献身精神来保证奥林匹克理想和原则的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奥林匹克精神的自主独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保证。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

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格言最早是美国一位主教提出来的。1908年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时,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来,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

“重在参与”这句话来源于1908年伦敦第四届奥运会,它是对一位马拉松比赛的光荣失败者——彼得里的赞扬。当时,马拉松比赛安排在田径比赛的最后一天。亚历山德拉王后与一些王室成员都坐在包厢内观看比赛。比赛一开始,英国运动员们个个奋勇争先,无奈后劲不足,渐渐被其他国家的选手超越了。意大利选手彼得里稳扎稳打,遥遥领先于其他选手,率先奔进运动场。眼看胜利在望,彼得里却在观众的喝彩声中过早地开始了冲刺,一时体力消耗过大,出现了眩晕的状况。彼得里竟然歪歪趔趔地不辨东西,朝相反的方向跑去。现场9万余名观众一片哗然,纷纷吼叫着为他指出正确的方向。巨大的声浪愈发使彼得里茫然,步子越来越踉跄,竟然连续摔倒了几次。王后急得站了起来,不顾礼仪地和观众一起为彼得里加油。正在这时,美国选手海斯跑进了运动场,而彼得里倒在了距离终点15米远的地方,再也没能站起来跑完这最后一段路。

当医生搀着彼得里走过国王包厢前时,王后再次站起,为他鼓掌祝贺,全场观众也是欢声雷动。这场比赛的冠军最终由美国选手海斯夺走,但英国王后还是为彼得里最后的拼搏感动,特别授予他一只和冠军奖杯一样的金杯作为鼓励。

事后,宾夕法尼亚大主教在礼拜活动中深有感触地说:“在奥运会史上,参加比取胜更重要。”

竞争原则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活动。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在竞争中,勇于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

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

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

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所有这些都是奥林匹克圣火照耀下的精神火花。人类创造了奥林匹克运动,而奥林匹克运动又将精神的圣火撒播在五大洲的土地上。如今,奥林匹克精神已经远远不再局限于体育运动,而是成为了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七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说过,“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意识形态的本

质内容。人类的各项竞技运动成绩和运动记录,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部分社会文化的积累、更新和创造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众多凝聚着人类智慧和体能的历史记载,多半是经过奥运会确立的。奥林匹克运动属于全人类,只有真正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人类才能真正拥有它。

一个人的奥运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无以伦比的古代体育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气功等至今仍令全世界为之惊叹。

公元前776年,当希腊人在名叫奥林匹亚的小山村点燃第一支奥林匹克火炬的时候,中华民族的先祖已经在万里之遥的黄河两岸玩起了古老的“蹴鞠”(古代足球)游戏,还有冠绝天下的马术和敢称体操鼻祖的“五禽戏”。然而,两千多年后,当希腊重新燃起奥运圣火时,古老东方的体育文明却陷入了窘境。

1894年,也就是国际奥委会成立的那一年,大清王朝接到了一封神秘来信。顾拜旦代表国际奥委会邀请中国政府派运动员参加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

可悲的是,大清王朝上上下下的文武官员,没有一个人能搞清楚“体育”是什么,所谓“奥运”又是何物?邀请函如石沉大海,再无音讯传来。就这样,东方的大国在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的史册上,留下了第一个“零的记录”。

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在法国巴黎举行。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再次向中国发出了邀请。然而,此时的奥运会东道主正和英、俄、日、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在中国烧杀抢掠,强迫清朝政府签订各种丧权辱国的条约。已经被强盗扼住了喉咙,生命尚且不保,拿什么参加体育比赛呢?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本届奥运会旷日持久,拖拖拉地地延续了5个月。此时,日本正同沙俄在中国的旅顺进行一场龌龊的战争。无妄之灾从天而降,家园被战火侵扰,哪还有参加比赛的闲情逸致?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体育”、“奥运”等字眼开始出现在中国的报纸上。中国的体育组织和菲律宾、日本的体育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远东体育协会,并决定每两年轮流在亚洲各大城市举行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

1920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远东体育协会和远东运动会。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与国际奥委会建立的区域性国际组织。1922年,曾任北洋政府外交部长、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王正廷博士被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他是远东运动会的发起人和赞助人之一,1924他又当选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名誉会长。这个组织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开始与国际奥委会建立了联系。

1928年,第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本届奥运会上,日本选手为亚洲人夺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此时,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阶段,只派出了体育协进会理事宋如海以观察员的身份前往观摩。回国后,宋如海写下了《世界运动会丛录》一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面向世界了解奥运为何物,探索现代体育的奥秘。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美国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奥林匹克村,用以迎接全世界的运动健儿。然而,拥有4亿5千万人口的泱泱华夏,却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这是一场沉重的较量,是一次孤独的旅程,是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今天,每当提到中国的奥林匹克史时,谁也不能回避他的名字——刘长春。

1909年11月25日,大连小平岛河口村。闯关东至此的刘家迎来了喜事,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谁也不曾料到,这个小娃娃会成为中国奥运历史的见证人,日后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他就是刘长春。

在家乡,刘长春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绰号——“兔子腿”。田间乡野日复一日的奔跑与嬉戏,无形中使刘长春练就了一双好腿脚。14岁那年,他转学至城区的沙河口公学堂。在参加当地的一场运动会时,这个懵懂少年在百米短跑中居然跑出了11秒8的成绩,也因此叫响了“兔子腿”的名声。

然而,日俄战争后不久,日本势力快速侵入了东北。比起生活上的困苦,更令刘长春刻骨铭心的阴影,是来自精神上的屈辱。他时常被日本人谩骂、殴打。当他忍无可忍时,便在街头和日本学生厮打起来,直至被揍得遍体鳞伤。多年以后刘长春回忆说:少年时跑得飞快,有时仅仅是为与日本人比赛足球时,狠劲踢上对方几脚,“以此报仇雪恨”。

1929年10月20日,刘长春在他20岁这年参加了生命中第一场重要比赛——“中日德三国运动会”。此时原本从初中辍学的刘长春,却幸运地破格进入东北大学体育系念书。而“三国运动会”的幕后策划者,正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一职不久的张学良。

这次运动会上,刘长春参加了100米和200米短跑比赛。他是唯一进入100米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其余的四名对手,分别是来自德国和日本的短跑健将。尽管五个月之前,刘长春刚刚在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百米比赛中取得10秒8的成绩,创远东地区最高纪录,但是能否超越这些久负盛名的强敌,对于刘长春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悬念。

发令枪响,刘长春敏捷地飞奔出去,与德国名将彦鲁特拉比尔并肩冲在最前面,将两名日本选手彻底甩在后面。最后的一刹那,刘长春和彦鲁特拉比尔几乎同时撞线,比赛结果正式公布:两人成绩同为10秒6,但刘长春却被判为亚军。

“三国运动会”后,一个德国人成了刘长春的教练。布奇,德国田径队队长,当时5000米长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接受了张学良聘他出任东北大学田径教练的邀请。年轻的少帅许下了一笔最为丰厚的薪金:月薪白银800两,配备专用小轿车一辆,马二匹。

这是刘长春第一次接触到西方的专业田径训练。身高仅有1.67米的刘长春,从事短跑运动的先天条件并不理想。少年时代的“兔子腿”,几乎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完全依靠双腿的力量来跑赢对手。进入东北大学之后,训练尽管严苛,但的确有益于改善他的运动技术。。

严格的训练使得刘长春有了惊人的长进。1930年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上,他接连夺得100米、200米和400米三个单项冠军。为了褒奖他所取得的成绩,身为大会东道主的杭州市政当局,曾特地将当地一条通向田径场的道路,命名为“长春路”。

正当刘长春在田径的跑道上奋勇向前时,一场山河巨变险些打破了他的体育梦。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先是在沈阳北郊的柳条湖附近制造了一起爆炸案;随后诬称是“暴戾的东北军爆破了南满铁路”,以日本警备队遭袭击为借口,突然炮轰东北军驻地,并攻入沈阳北大营。东北大地一夜之间山河易手。

东北大学校舍距离北大营不远,刘长春无意中成为这一事件的历史亲历者。

不久,张学良以东北大学校长的身份发出指示:“时局危急,立即停课迁校,疏散入关。”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刘长春搭上由大连开往天津的客轮,准备前往位于北平南兵马司的东北大学临时校址复课。而他的德国教练布奇,则随后黯然告别这动荡不安的国度。

1932年5月21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突然见于大连《泰东日报》:“世界运动会,新国家派选手参加。”刘长春的名字赫然印于纸上。其中提及的“世界运动会”,正是当年即将在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而所谓的“新国家”,则指伪满洲国。

这显然是精心策划的卑鄙伎俩。用武力奴役了这片土地的侵略者,迫切需要为潦草登台的伪满洲国政权,赋予一个至少在形式上合法的政治身份,以摆脱孤立的处境。奥运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而屡在田径场上取得骄人成绩的刘长春,则成为一粒可以利用的棋子。

5月30日,《泰东日报》再次刊载消息:“满洲国”已决定派刘长春参加“世界运动会”。报上甚至宣称,国际奥委会已经复电承认“满洲国”的建议,并要求速交“满洲国”的国旗与国歌,以备届时应用。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流传至北平一带。

这是一则谬误百出的拙劣谎言。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紧急接洽国际奥委会,获悉了事实的真相。但是当时毫不知情的民众,却将裹挟着辱国之痛的怒火,倾泻到无辜的刘长春身上。在学校内,他屡次遭到学生的围攻;即使走出校园,在街头巷尾认出他的陌生人也经常会对他出口辱骂和指责。

忍无可忍,刘长春不得不借《大公报》发表公开声明:“……苟余之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则又岂可忘却祖国而为傀儡伪国作牛马耶!”日本人已在广布谣言,要使这场阴谋不攻自破,中国人必须派遣自己的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而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的刘长春,无疑是最佳人选。然而,此时距离第10届奥运会开幕,仅剩下不足两个月的时间。

1932年7月1日,东北大学毕业典礼上,刘长春代表中国远征奥运的消息被正式公开。这一消息由张学良本人亲自宣布。他刚刚慷慨捐了8000银元,作为刘长春此次奥运之行的全部费用,约合1000余美元。此前,面对民间提出参加奥运会的呼声,民国政府以“经费不足”为理由,再次轻易而草率地予以否决。

为了达成参加奥运会的愿望,沉寂已久的中国体育界全部行动起来。东北大学体育系主任郝更生以张学良的名义,亲自致函外交部,并与体协董事长沈嗣良商议赴美事宜;体协董事王正廷、张伯苓则经过磋商,急电国际奥委会,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刘长春办理完了全部手续。

7月2日,刘长春和随行教练宋君复秘密前往上海。7月8日,他们终于登上了前往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那一天,上海当地的一家报刊刊登出一幅漫画为其壮行:威风凛凛的关羽手持大刀,挺立于一条小舟之上。人们后来多次借用这个恰如其分的比喻,形容刘长春的奥运之行为“单刀赴会”。

经过25天的航程后,刘长春乘坐的“威尔逊总统号”邮轮抵达洛杉矶。当地的旅美侨胞像欢迎英雄一样赶到码头,一时间彩旗飞舞,欢声雷动。顾不得调整时差,刘长春和宋君复教练急匆匆地参加了奥运会开幕式。中国排在第九位,刘长春举着大旗走在前面,身后跟着几名临时招收的旅美同胞。就这样,中国人第一次出现在奥林匹克的竞技场上。

然而,比赛尚未开始,美国的报纸上便出现了一篇题为《刘长春——代表4亿5千万人的唯一运动员》的文章,并且刊登了一张他的照片,还加上了这样的说明:“4亿5千万中国人的唯一代表刘长春,看小中国人明天如何跑法。”

习惯于写日记的刘长春,每天都会写下他在异国他乡的一些遭遇和感想,奥运会期间从未间断。这些日记随后转交至上海《时报》记者滕树谷手中,经过修饰与润色,很快便见诸报端。远在世界另一端的中国人,也正是通过这些文字,才真切地感受到奥运会的浓郁气息。

1932年7月31日下午15时,刘长春站在洛杉矶体育场预赛的起跑线上。他上身穿白色背心,胸前绘有中国国旗和中英文的“中国”两字;下身穿黑色短裤,裤子上标有97号的字样。刘长春孤独地站在第二跑道上,像一只困兽,在陌生的土地上决一死战。比赛前,他曾告诉记者:白山黑水服,因为中国的东北有长白山和黑龙江,穿这样的衣服是为了不忘家乡。这白山黑水服一直陪伴了他一生。

按照规则,百米预赛每组只取前3名进入复赛和决赛。事后很多人谈论起这次比赛,总是有意无意地暗示,刘长春赴美之前便已自知“欲与世界之田径选手精华争胜负,相去尚远”。但实际上,仅凭三年前在第14届华北运动会上的成绩,他完全可以排入世界前十名。

偌大看台上的观众嘻嘻哈哈地指着唯一的中国选手,肆无忌惮地大声讽刺和嘲笑。刘长春心上像扎了一把刀,使他万分难过和愤慨。他想赢,想用一块奖牌来回敬那些歧视中国人的鼠目寸光者。但是,国难当头,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他的生活颠沛流离,早已脱离了正常的训练。再加上几十天的海上漂泊,时差的转换,他根本没有时间调整疲惫的身体和心理。就这样,刘长春在报名参加的100米、400米短跑中,均以小组第四名落选,就连曾经扫遍远东无敌手的200米预赛,他也因体力不支而惨遭淘汰。

事实上,不仅是刘长春一人怀着一显身手的雄心壮志而来,他还遇见了同时代最强劲的对手。

时至今日,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仍被誉为“创纪录的奥运会”。田径比赛中共有12项世界纪录被改写,24项奥运会纪录被刷新。同样参加100米赛跑的选手中,有个绰号是“午夜特别快车”的美国人埃·托兰。他在这届奥运会上,成为奥运史上百米赛跑的第一名黑人冠军。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的历史。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能否认刘长春是体育天才的事实。铩羽而归不是他的错,那是上天赋予时代的遗憾。

回国后,刘长春在东北大学体育系当助教,并在1933年和1935年的第五、六届全运会上,以10秒7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全国冠军。

不久,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国仇家恨,使刘长春不得已告别了心爱的体育事业。此后十几年,他飘泊过,迷茫过,内心却始终没有忘记那份对短跑的热爱。

解放后,刘长春先后担任大连工学院体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教授。

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召开。在庆功宴上,刘长春作为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代表向毛主席敬酒,那是他一生最风光的时刻。后来,他先后担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辽宁省体育协会副理事长、大连工学院体育教授等职务,一生从未离开体育事业。

1982年岁末的一天,年迈的刘长春独自坐在家中,神色凝重地望着窗外寂寥的天空。此时他已得知,1983年中国即将在上海举办第五届全运会;1984年,中国将正式参加在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

刘长春久久地凝视着报纸上“上海、洛杉矶”的字样,他若有所思地对守在身旁的儿子刘鸿图喃喃低语:“你说,我能去看看吗?”

刘长春从未向任何人提出过想要重返洛杉矶奥运会的只言片语。他说的“去看看”,只是指上海全运会。但是,一直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的小儿子刘鸿图能听懂他内心的渴望——当年他正是从上海出发前往洛杉矶,迈出中国人的第一步奥运征程。

很可惜,刘长春没能再去上海。1983年3月中旬,他在一次晨跑时突感身体不适,当天被送往医院。3月25日,他在病床上辞别人世,享年73岁。临终前,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事后人们得知,刘长春名字已被列入19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名单。

1989年,大连工学院建校40周年。师生们怀着感恩的心情为尊敬的刘老塑了一尊铜像,并准备邀请原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题写“体育教育家”几个字。荣老沉思良久,提笔写下了“体育先驱刘长春教授”几个大字。是啊,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体育老师都可以称为体育教育家。但是,刘长春为中国体育而生,为中国体育而战,他是当之无愧的中国体育先驱,这样的荣誉,只属于他一个人!

“东亚病夫”与“零的突破”

国运衰则体育衰。1936年,当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时,中国政府派了一支一百多人的代表团参赛,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第一次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尽管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武术表演大出风头,但没有在任何比赛中得到名次。

1948年7月,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中断了12年的第十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派出了33名运动员,但所需的15万经费却没有着落。时任中国奥委会负责人的董守义在南京政府求爷爷告奶奶地央求多次,仍没有凑够所需。无奈之下,只好由中国足球队提前两个月出发,到东南亚一带踢球赚路费。这次一波三折的伦敦之行,中国代表团依旧颗粒无收。

中国队连续三次参加奥运会空手而归,难道要彻底坐实“东亚病夫”这个耻辱性的称号?难道中国人真的与奥林匹克的奖牌无缘吗?这一切,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改变。

1952年,第十五届奥运会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由于国际奥委会个别负责人对新中国抱有敌视态度,直到开幕式的前一天,中国代表团才接到奥委会的邀请函。正当所有人犹豫不决时,周恩来当即拍板:“只要你们将五星红旗带到赫尔辛基运动场上,新中国运动员去了奥运会,就是胜利!”

1956年,第十六届奥运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由于国际奥委会当时的负责人一方面承认中国大陆运动员以中国的身份出席,另一方面却同意台湾以中华民国的身份参赛,造成了“两个中国”的事实。为了维护中国主权,中国政府被迫与国际奥委会断绝联系,离开了奥林匹克的大家庭。这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在中国退出国际奥委会的二十多年中,国际体坛的有识之士,以及第三世界的国家一直在为恢复中国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进行着努力。国际奥委会第六任主席基拉宁勋爵曾在他的自传《我的奥林匹克岁月》中写道:“使中国回到奥林匹克怀抱是我的最大奢望。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奥林匹克运动是我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最大的乐事之一。”

1971年,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领导的“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随后,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1973年,亚洲体育联合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国同亚运会的联系。1974年,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勋爵的倡议下,亚洲体联同意中国奥委会作为中国唯一合法组织参加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七届亚运会。这一决定,在国际体育界引起了震动。

1979年10月25日,国际奥委会在日本名古屋通过决议: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为全国性奥委会;设在台北的奥委会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机构,使用“中国台北”的名称。至此,中国大陆终于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1984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在阔别了32年之后,中国的体育健儿再次出现在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赛场上。52年前,旧中国首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地点也是在洛杉矶,当时的运动员只有刘长春一人。而52年后,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共353人,其中运动员225人,可谓声势浩大。全世界的人都在期待,期待不断崛起的“东方巨人”将怎样洗刷“东亚病夫”的称号!

1984年7月29日,这是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是永载于中国体育史册的一天。从射击赛场上传来的清脆枪声,带来了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这也是中国自1932年参加奥运会以来夺得的第一枚金牌,改写了中国奥运史上“零的记录”。为中国赢得这一殊荣的人,名叫许海峰。

许多年后,许海峰说过这样一句话——射击这项运动,好像就是为我设立的。

许海峰这样说,是在庆幸自己的幸运。许海峰的父亲是位军人,他小的时候就在军营里长大,他喜欢父亲穿着军装时的威武,自然从小也就喜欢枪。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没有枪的他曾用弹弓打鸟,传说他打得很准。后来也曾有人传奇地说他是“从弹弓王到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不过,后来他买了一支民用气步枪,枪法是真的准。有一次,已经转业回安徽老家的父亲来了一位老战友,许海峰拎了枪出去打鸟,为这位叔叔“备点菜”,居然一个多小时打了五十多只鸟。这位叔叔惊喜之下连连说,这孩子枪法这么好,不当兵真是可惜了。

也许真的是命中注定,许海峰只能打枪,却不能成为军人。他第一次报名参军时,体检、政审都顺利通过,最后却因为差几个月不满18岁未能如愿;第二年他成为下乡知识青年,再想参军,却有了一个规定说是插队不满三年不能报名;好不容易熬满了三年,征兵办又说他已经超龄了。这样,他只能去当农村供销社的化肥销售员。

幸运的是,世界上还有射击运动。在第四届安徽省运动会上,许海峰拿到一个冠军、两个亚军。当时“专业”的结论是

,他已经二十多岁了,错过了专业训练最好的年龄。省队的大门对他关闭了。

四年后,许海峰改练手枪,第一次试射就超过了省男子气手枪纪录9环。

也就是这一年,许海峰整整25岁。在安徽省第五届运动会上,他以40发子弹370环的成绩再次夺得了省运会冠军,超过当时省纪录26环之多,同时敲开了省射击队的大门。也就是这一年,他进入了国家射击队教练的视野。备战洛杉矶奥运会的集训开始,许海峰奉召进入了国家队。

1984年7月29日上午9点05分,洛杉矶奥运会普拉多射击场,男子手枪慢射比赛现场。

中国选手许海峰静静地站在40号靶位上,他穿着红色的运动衣,天蓝色运动裤,胸前印着“中国”两个大字。参加比赛的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55名射手,强手林立,其中有好几位是世界名将,如前世界冠军——瑞典的斯卡纳克尔。这项比赛的距离是50米,运动员要在两个半小时内打完60发子弹。

射击场内观众很多,人声嘈杂,凭空给选手们的发挥增添了很多压力。尤其是对于27岁的许海峰来说,心理和经验的相对薄弱让他微微有些紧张。

早在三个月前,就是在这个普拉多射击场,就是面对着眼前的这一排靶子,许海峰可以说经历了人生最重要也最幸运的一场比赛,一次考验。

当时,洛杉矶举行了一次奥运会射击热身赛。对其他笃定可以参加奥运会的名将们来说,这只是一次熟悉场地的机会,他们不想赢得这场比赛。许海峰获得了这场射击赛男子手枪慢射的第一名。不过,也正是这个冠军,证明许海峰只是个初出茅庐的选手。

因为但凡有些经验的老将,都不愿意也不会在热身赛上去拿冠军。他们觉得那样会给自己在真正较劲的奥运会决赛场上增加压力,多数情况下都会严重影响射手能力和水平的发挥。事实上,很多颇具实力的老将,往往在热身赛中一路领先,最后一枪却有意打偏,把这枚烫手的金牌拱手送给别人。毕竟,射击比赛较量的不仅仅是技艺,还有心理。

名将们是对的。但许海峰也没有错,这次比赛对他来说,并不只是一场简单的热身赛,他的身上背负着数亿人的沉重期望。能不能获胜,就在此一搏了。

比赛开始了。许海峰知道自己年轻,他没有急于发射,而是反复举枪瞄准,心中默默复习着动作要领。直到自我感觉良好,他才沉着地射出第一组10发子弹。裁判员报靶:97环。接着,许海峰第二组又打了97环,成绩总计超过瑞典的斯卡纳克尔5环。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涌入场地,许海峰的精力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他有些沉不住气,成绩下降,打了两组都是93环。而在20号靶位上,50岁的斯卡纳克尔经验丰富,不慌不忙,接连打了96环和95环。中国射击队总教练张福走上前悄悄对临场指挥的另一位中国教练说:“不要催小许快打,他是个慢性子,让他稳住。”

时间一点点过去,靶场上的枪声渐渐稀疏了。这时比赛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第六组的10发子弹。

在前面的几组里,许海峰和瑞典的斯坎纳克尔、中国的另一名选手王义夫的成绩咬得非常紧,领先落后只在一环之内。

更糟的是,许海峰的状态出了问题。在最后一组的前三枪里,他竟然打出6环、7环、8环的成绩,形势急转直下,突然变得对他极为不利。他又打出了四发子弹,但似乎还是没有找到感觉。

许海峰静静地站在靶位上,一动不动。就剩最后3发子弹了。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时间一点一点地溜走,距离比赛结束越来越近,靶场上的枪声已经停止了。其他选手都已收枪归位,唯有许海峰还是像一尊石像一样站在靶位上,没有一点举枪击发的意思。

所有的人都开始着急了。中国队的教练和官员们悄悄聚集到了他的身后,手心里都捏出了一把汗。

14分钟过去了。只见许海峰慢慢抬起头,调整了一下呼吸,举起了手里的枪。

“砰!”9环——不错的成绩,看台上传出一阵低低的**声。

“砰!”10环——在他身后的教练不自觉地抹了一下额头。他的心里非常清楚,瑞典的斯坎纳克尔和自己的队友王义夫都已经打完了全部子弹,以565环和564环暂时排在第一和第二位。此时,许海峰的成绩是556环,也就是说,如果下面的一枪是10环,中国人将实现“零”的突破。

第60枪,最后一枪。许多中国人甚至闭上了眼睛。

“砰!”10环——这一枪似乎是打在了所有中国人的心上!这是让十亿中国人激动不已、欢呼雀跃、永远铭记的一个10环!代表团副团长黄中激动地跑上前去,紧紧地拥抱住许海峰。而此时的许海峰甚至都没有确定自己已经拿到了金牌,拿到了这枚祖国人民包括他自己那么热切盼望着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

萨马兰奇通过中国代表团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他说,今天是中国体育最伟大的一天。我很荣幸地在奥运会的第一天把第一块金牌发给中国选手。

61岁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副团长陈先百感交集,流下了兴奋的眼泪。发奖前,他情不自禁地拥抱了许海峰,并仔细为小许整理好服装。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起在奥运会射击比赛场上空。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亲手为许海峰挂上金牌,祝贺他夺得了那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的第一枚金牌。

后来,许海峰把这枚金牌捐献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他认为,这枚金牌,属于祖国,属于人民。

也许是因为许海峰来了个“开门红”,刺激了所有心高气傲的运动员。随后,中国射击运动员李玉伟和吴小璇分别在“跑猪”(男子移动靶射击)和女子标准步枪比赛中,各夺一枚金牌。

中国体操队的表现尤为抢眼。“体操王子”李宁在自由体操、鞍马、吊环比赛中,一人独揽3枚金牌,此外还获得2枚银牌和1枚铜牌,成为本届奥运会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此后,中国代表团在跳马、女子花剑、举重、女子排球等方面大放异彩,连连斩获金牌。尤其是连续夺得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界锦标赛冠军的中国女排。她们在比赛中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一鼓作气连克三城,击败了在预赛中战胜自己的强硬对手美国队,登上冠军宝座,实现三连冠!

在第二十三届的洛杉矶奥运会上,首次正式出征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共获得15枚金牌,8枚银牌和9枚铜牌。金牌榜排在世界第四位!

正如国外媒体赞扬的那样:“奥林匹克的舞台上,出现了一个新的体育大国——中国。”此一役,中国终于在世界体坛上确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蒙特卡洛之夜

1908年,《天津青年》上出现了一篇名为《竞技运动》的文章,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

文章的作者是张伯苓,南开大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的顾拜旦”。张伯苓最早参与了远东运动会的创建和组织工作;最早发起创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该会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团体会成员;最早促成了中国运动员正式参与奥运会的项目比赛。

然而,对于正在帝国主义列强铁蹄下挣扎的中国人来说,举办奥运会无疑是天方夜谭。

这之后的几十年间,中国一直在战火和硝烟中寻求生存。直到37年后的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重庆召开会议,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等人正式提交了《请求第15届世界运动大会(1952)在我国举行案》。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会的请求。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申请是不符合实际的。况且,申请的提交方式也不符合国际奥委会关于一个城市作为申办主体的要求。因此,这一纸申请最终付诸流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综合国力更是蒸蒸日上,具备了承办国际大型体育盛会的条件和能力。

1991年2月13日,国家体委、外交部、财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关于申请在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请示》。

2月2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举办2000年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请。2月26日,中国奥委会在北京举行全体委员会议。会议讨论和审议了北京市政府关于承办2000年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请,一致同意北京市为举办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候选城市。2月28日,李鹏总理在《关于申请在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请示》上批示:同意申请。

3月18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奥申委由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担任执行主席,其队伍阵容庞大,囊括国家计委、体委、体改委、外交部、财政部、经贸部、广电部、邮电部、文化部、新华社、北京市政府、优秀运动员、港澳人士及社会名流50多人。

3月30日,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致函国际奥委会领导人、委员、国际奥协主席、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主席及各大洲奥委会主席,通报中国奥委会已批准北京市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并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合作。

1991年6月3日,伍绍祖访问了国际奥委会总部并与萨马兰奇主席进行了会谈。伍绍祖介绍了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情况。萨马兰奇表示,国际奥委会和他本人将全力帮助中国做好申办工作。6月23日,由中国奥委会组织的庆祝奥林匹克日活动在北京大学校园内举行。北京大学学生代表宣读了一封给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信,表达了该校师生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愿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万名师生参加了活动。在其后的两年里,全国上下掀起了争办奥运的热潮。

1992年6月26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刊登申办奥运会口号。主题口号是: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其他口号为:中国的机遇,北京的荣誉;亿万颗心暖人间;和平进步迎接新世纪;历史名城,时代盛会;北京欢迎你。

1993年1月11日,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吴重远等五人在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向萨马兰奇主席正式呈交了送审的《申办报告》。在申办城市中,中国是第一个正式呈交报告的。这一届奥运会因2000年是千禧之年,所以竞争异常激烈。

2月1日,国际奥委会发布新闻,确认最终有六个城市成功呈交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报告,即北京、悉尼、柏林、巴西利亚、曼彻斯特和伊斯坦布尔。

进入三月份后,以国际奥委会委员贡纳尔·埃里克松为团长的国际奥委会考察团一行12人抵达北京,开始对北京进行为期三天的考察。当天,考察团在国际会议中心听取了北京奥申委关于竞赛日程、场馆设施、电视、通讯、信息网络、新闻、财政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情况汇报。

第二天,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参观了首都体育馆、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国体育博物馆、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下午,听取了关于奥运村设施、安全和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介绍。

在考察的最后一天,国际奥委会考察团来到了丰台体育中心、彩电中心、国际通讯局和中国大饭店。亨利·阿德福佩将军还考察了兴奋剂检测中心。下午,李鹏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以埃里克松为团长的国际奥委会考察团全体成员。他重申,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如果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成功,中国将有能力、有条件办好这届体坛盛会。中国政府将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和支持;北京将以更加美丽、更加现代化的面貌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朋友。

国际奥委会的考察团离开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副主席高斯帕及其一行人乘飞机抵达北京,对北京申办工作进行考察。

万事俱备。1993年9月,中国派出了阵容庞大的申奥代表团前往摩纳哥的蒙特卡洛。决定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究竟花落谁家的第101次国际奥委会全委会,即将在这座赌城拉开序幕。

北京申办奥运代表团由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带队,成员包括张百发、伍绍祖、霍英东、董建华、何振梁、魏纪中、李宁、杨澜、刘欢等重量级人士。

到达蒙特卡洛后,魏纪中就拜会了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他和萨翁是多年的好朋友,两人的相识缘于多年前的一段往事。

魏纪中是中国奥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中国体育产业、奥运产业之父。他从1974年起介入奥林匹克运动,先后担任过12年中国奥委会秘书长,中国排协副主席,北京奥组委高级顾问,国际排联第一副主席,亚奥理事会体育运动委员会主席,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国际排联主席等重要职务。72岁的魏纪中是新中国奥林匹克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人之一,为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97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给中国的奥运之路提出了新的政策:和国际奥委会对抗是不明智的,我们更应当积极谋求进入奥运大家庭,同时把台湾当局赶出来。于是,魏纪中又和同事们一起走上了漫漫谈判路。就在当年,魏纪中在西班牙见到了萨马兰奇。当时他是国际奥委会的秘书长,正准备竞选主席。听到中国代表团的来意,萨马兰奇一口答应下来,但他要求中国支持他竞选奥委会主席。

1980年,萨马兰奇在莫斯科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了实现当初对萨马兰奇的承诺,中国派出了魏纪中等四人协助萨马兰奇。当时没有投票权的中国代表实际上并不能为萨马兰奇做什么,魏纪中硬着头皮找到了曾有过一面之交的萨马兰奇,告诉他自己是来支持他竞选的,随时听从他吩咐。就这样,魏纪中成了萨马兰奇的“跟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兑现着中国人的承诺:每天早上八点整,魏纪中就等候在萨马兰奇的办公室前,等待萨马兰奇分配一天的工作。一天下来,魏纪中干的都是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跑腿送信的杂事全被他一人包揽了。每天晚上,只有萨马兰奇宣布这一天的工作结束了,魏纪中才赶回住处。

有一次,萨马兰奇让魏纪中帮忙送文件给一位奥委会委员,魏纪中在那人门口等了五个多小时,才把东西送到。萨马兰奇知道了这件事情非常感动,说中国人很负责,中国人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从此以后,两人便成了莫逆之交。每次见面,萨马兰奇都要笑着打招呼:“魏,怎么样,好吗?我的朋友。”

魏纪中拜会萨马兰奇是有原因的。因为此时的国际政治氛围对中国十分不利。苏联刚刚解体,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普遍遭到敌视。在中国代表团出发之前,美国参众两院做出决议:反对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随后,欧洲议会紧跟美国后尘:反对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英国首相梅杰明确表态:反对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明则更为直接:支持悉尼,反对2000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

为此,国家主席江泽民分别致信给每位国际奥委会委员,重申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向国际奥委会各位委员转交了江泽民主席亲笔签名的信:我本人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将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京市的申办。如果北京得到举办2000年奥运会的荣誉,我们保证将把该届奥运会办成迎接新世纪、弘扬奥林匹克精神真实含义的盛会,从而对增进奥林匹克运动的普遍性以及世界人民的友谊、和平与进步,给予有力的推动。

在国家领导人及申奥代表团的努力下,萨马兰奇主席代表国际奥委会发表声明说,美国国会应该尊重国际奥委会的独立性,并放弃它发动的反对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运动。他说,国际奥委会将排除外界干扰,单独决定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北京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投票环节,1993年9月23日,各申办城市代表团在国际奥委会第101次全会上做陈述报告。但是中国代表团的成员们并没有丝毫放松,因为其余几个竞争城市同样有着不弱于北京的实力。

诚然,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中国有着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近些年来,中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羽毛球称霸羽坛,体操技压群雄,而女排更是取得了五连冠的佳绩。

柏林的杀手锏是两德统一。德国曾在1936年和1972年两次举办过奥运会,经验丰富自不必说。这次,一向严谨认真的德国人耍了个花招:邀请前美国总统里根、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现任德国总理科尔一起出席推倒柏林墙两周年纪念大会。不得不承认,这个活动无疑赢得了全世界媒体的目光。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同时是世界足球王国,更是球王贝利的故乡。在世界现代史上,再没有什么运动比足球更能让人疯狂。况且南美洲从来没有举办过奥运会,巴西利亚的申办对于推广奥林匹克精神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曼彻斯特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是仅次于伦敦的英国第二大城市。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经济实力雄厚。申办1996年奥运会时英国花费1000万美元,本次申奥政府又动用6000万美元建设曼彻斯特,可谓势在必得。英国首相梅杰亲自带队前往巴塞罗那公关,还专程飞往洛桑拜会萨马兰奇。梅杰一度得意洋洋地表示:“曼彻斯特这次很可能中标。”

伊斯坦布尔横跨欧亚大陆。他们提出的申奥口号也更加贴切:“世纪之交,让我们相会在欧亚两大洲的交界处。”土耳其可谓是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况且全民信奉伊斯兰教令其得益不少,毕竟虔诚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悉尼也是北京申奥的劲敌。在此之前,澳大利亚曾两次在申办奥运的竞争中败北,积累了大量经验。加之悉尼那些举世闻名的奇特建筑:悉尼港大桥的无以伦比,悉尼歌剧院那标志性的洁白蚌壳,这些富有浪漫气息的建筑都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下午14时30分,北京申奥代表团做陈述报告。短短45分钟的陈述报告可谓竭尽了代表团成员的心力,赢得了与会委员们的一致好评。

紧张的投票环节开始了。在第一轮投票中,中国以32票领先,悉尼以30票紧随其后,而伊斯坦布尔仅获7票被淘汰。在第二轮投票后,中国以37票高居榜首,柏林和巴西利亚低票出局。随后,第三轮投票开始。因有委员临时有事退出,只有88位委员参与投票。这一轮,北京以40票力压37票的悉尼,曼彻斯特出局。

此时,北京获胜的可能性大增,形势一片大好,在场的代表团成员们欢欣鼓舞,甚至电视机前的数亿中国观众已经提前沸腾了。人们相信,2000年的奥运会必将是属于中国北京的,一些报纸甚至已经把申奥成功的号外排好了版,相关庆典活动也蓄势待发,只待那激动人心一刻的到来。

然而,历史并不懂得天遂人愿。恰如电影中的一句台词,人们只是猜中了开始,可是却猜不中结局。北京时间1993年9月24日凌晨2时27分,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的88名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最后一轮投票结果出来了。全球数十亿人通过电视屏幕,目不转睛地盯着站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圣路易二世体育馆看台上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萨马兰奇的嘴唇张了张,终于清晰地吐出了“悉尼”一词。

最后一轮,北京和悉尼的得票数是43比45,北京以2票之差惜败!相较于会场内澳大利亚人的欣喜若狂,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流露出无比的伤心,眼中是难以掩饰的失落。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申奥陈述人何振梁和杨澜等人泪流满面,随团前往的中国少女合唱团的小姑娘们更是失声痛哭。

对于十几亿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失意的夜晚,蒙特卡洛之夜成了人们不愿再提起,却永远难以忘记的不眠之夜。然而,中国人没有在失败面前退缩,这一夜的失落一定会铸就梦想变为现实的辉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