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章 筑基十年

第一章

筑基十年

变革中熔铸辉煌,艰难中彰显成就。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13亿中国人民,抓住重要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中,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征程上,铸就辉煌成就,书写壮丽篇章。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光耀千秋。

科学发展观

每个重要时间的节点背后,都蕴藏着一段深沉的历史。它不仅连接过去与未来,也将现在标注成意味深长的瞬间。

2012年正是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是“十二五”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奋斗崛起的第十个年头。

十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可谓弹指一挥间,但对一个奋力追赶现代化浪潮的民族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十年前,中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十年后的今天,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即将接近50万亿;十年前,中国才完成与美国、欧洲的艰难谈判加入世贸组织,十年后的今天,中国贸易额和GDP仅次于美国;十年前,下岗、失业带来了种种转型阵痛,十年后的今天,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逐渐覆盖亿万人民。

没有理念的创新,就没有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早在2009年,《纽约时报》一篇介绍中国的文章便加了这样的题注:“西方最好还是研究一下中国戏剧般崛起背后的理念。”十年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以人为本、创新型国家、新农村建设、执政能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文化强国、和谐世界……一个个关键词载入中国发展的大词典,成为中国转型十年的思想坐标,成为中国发展十年的动力之源。

2001年,当中国终于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中时,有人欢呼雀跃,将其与申奥成功、中国足球打进世界杯并称为当年的“三大盛事”;也有人忧心忡忡,不知道国门洞开之后的中国经济将会向何处去,骤然面对世界的中国企业又将遭遇怎样的冲击。

加入世贸,只是中国发展艰难转型的一个侧影。进入新世纪,步入发展快车道的中国,到了关键路口。工业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化进入快速成长期,经济社会转型进入攻坚期,人民群众政治参与进入活跃期,思想文化进入碰撞期,国际地位进入迅速上升期。这些阶段性特征,给一个基础薄弱、体量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带来了巨大挑战。当人口红利、开放红利、国企改革红利渐渐耗尽,正在现代化进程中艰难爬坡的“中国号”列车,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境地。

除了经济发展因素,20世纪初,中国的动植物种类已有20%受到严重威胁,高于世界10%的水平。中国已有近1/3的国土笼罩在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严重威胁中。中国现有的森林面积,较之100年前,已经减少了50%,木材蓄积量减少了33%。就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来说,中国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5%。供需矛盾突出,而且这非常有限的水资源也在日益受到污染的侵害。

如何通过发展方式的转变,谋求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现代化进程的连续性?如何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更多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需求?如何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起飞的同时,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

2002年12月5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来到了西柏坡,并在一组被称为“赶考”的雕塑前久久瞻仰凝望。在这里,胡锦涛同志告诫全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03年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神州大地。这年夏天,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提出,“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我们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同年4月,胡锦涛亲临广东考察。当时的深圳,正在经历着特区出路的思考和迷茫:既有发展模式已经先行遭遇瓶颈,又有政策优势弱化后的经济特区何去何从。

在这一次的深圳之行中,胡锦涛明确提出深圳要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要求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同时,胡锦涛指出,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前夕,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研究员张贺福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回顾说,这些重要论述,是中国新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萌芽。

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要求“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命题。会议提出: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这是党中央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确立,标志着科学发展观的正式形成。随后,科学发展观经历了一系列的理论发展和丰富。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定位,强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里已是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科学发展观正式被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十年来,从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支撑“中国道路”的重大理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力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时代命题,由此造就了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将社会主义中国送上一个从未抵达的高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和弟子子游的一段对话,出自于《礼记·礼运》。表达了在两千多年前物质匮乏的时代,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对和谐社会的憧憬。

和谐社会,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不过,在不同的生产力与物质水平条件下,和谐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内涵具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大同”、“小康”、“礼治”、“德治”、“法治”、“无为之治”等理论之中内含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文化资源,传统的“大治”、“盛世”时期则存在这种思想文化资源的制度建构。这些精神财富也是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资源。

2003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另一种是进入“矛盾凸现时期”,经济社会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及时调整战略,将和谐社会的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决定》将构建和谐社会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这一思想,在此前的十六大报告论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已有体现,其中有两处比较明显:一是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中国将要实现的小康社会比2000年有六个“更加”,其中第五个“更加”就是“社会更加和谐”;二是报告第二部分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提出,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努力建立起“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关系。

在一年前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那么,继“科学发展观”之后,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

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实际上也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从二者的关系来说,既可以说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它们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李俭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关系密切,与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也密不可分。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和谐。要用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和谐,而是你争我斗,则什么也干不了,不可能有什么发展。科学的发展观所追求的,就是文明发展、发展文明,包括发展的目的、发展的道路、发展的手段都要文明,这正是一种和谐的境界。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这都与和谐分不开。没有和谐的氛围,思想道德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都无法进行。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接和弘扬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的和谐社会理想,建设各阶层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共治的和谐社会,正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讨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及一系列相关问题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和阐释。

第一,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指出,目前,中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第二,明确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第三,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和主要任务。《决定》指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第四,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正确原则。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决定》从七个方面总结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问题,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后,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以《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为题分析了2004年的社会发展状况和2005年若干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

从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正如2006年《人民日报》在《为构建和谐社会大展宏图》一文中所说: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也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确保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落到实处。事实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也期待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去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2005年1月18日上午9时,北京人民大会堂三楼小礼堂一派庄严肃穆。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报告会,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坐在听众席上,认真听取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牛玉儒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

实际上,这是胡锦涛总书记提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举办的一场报告会,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参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第二场重要活动。中央领导同志为全党作出了表率,对刚刚启动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产生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党的先进性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即《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其他阶级政党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党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指出: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无论是党的整体,还是党的成员,在自身素质、思想觉悟、政治行为等方面,都应该具有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始终走在人民前列,充分发挥其先导、先锋、模范和榜样的作用。

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战略总布局的核心内容之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2004年11月7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历时一年半,到2006年6月基本结束。

根据中共中央的统一部署和总体安排,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共分三批进行,每批半年左右的时间。第一批为县以上党政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2005年1~6月)。第二批为城市基层和乡镇机关(2005年7~12月)。第三批为农村和部分党政机关(2006年1~6月)。活动涉及全党7000多万党员、350多万个基层组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一文明确指出了在全党开展先进行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即: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学习贯彻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认真解决党员和党组织在思想、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影响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不断增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意见》同时指出了开展先进性教育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一)提高党员素质。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进一步增强,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

(二)加强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在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上取得新进展,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进一步巩固。

(三)服务人民群众。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作风进一步改进,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进一步提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四)促进各项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进一步树立和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保持先进性,领导是关键,这才有了人民大会堂内中央领导人带头学习听报告的一幕。随后,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分别前往各自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了解情况、调查研究,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全体党员干部起到了表率作用。

活动期间,中央和各级主要新闻单位共同推出的《永远的丰碑》大型党史人物宣传活动,报道了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杨靖宇等140多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成为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党史教育的教材。

随后,《时代先锋》栏目陆续报道了时代忠诚卫士丁晓兵、雪域将军医生李素芝、领导干部楷模牛玉儒、公正司法法官宋鱼水、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基层干部模范周国知等一批当代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激励了更多的共产党员,在广大群众中产生强烈共鸣。

时代是发展的,社

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同样,党的先进性建设也是历史的、具体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内涵。

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系统总结了共产党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宝贵经验,即四个必须:

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保证党始终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这既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总结,也是今后党的先进性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律。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社会风气直接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是社会关系最外在的表现形式。古人云:“风俗者,天下之大事也。”对社会而言,风气是许多人通过思维及行为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结果,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好的社会风气可以陶冶、滋养人们的道德情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对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悠久传承,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就是民族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先秦时代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便提出了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荀子更是说出了“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的观点。

此后,古人又提出了不少有关荣辱的格言,如“宁可毁人,不可毁誉”,“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立大志者,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等。这充分说明古代的哲人志士将荣辱放到了与人格同样重要的地位。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巨变,我们的民族总是坚守着一份对于真善美的崇高且纯粹的追求。公忠体国、为民立命的志士仁人,死而后已、舍命为人的忠义之士,温良恭俭、勤劳质朴的平民百姓,他们共同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总体良好,“十一五”规划纲要描绘的美好生活蓝图,让人民群众充满喜悦和期待。但是,一些有识之士也看到了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市场经济在激活人们的市场主体意识、财富创造主体意识,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利己主义和“向钱看”的倾向;中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在赋予社会活力的同时增强了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社会思想的“分散化”加剧了;加之外来文化思潮的冲击,旧的腐朽没落思想的泛起,一些人的精神世界蒙上了灰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一些人身上泛滥成灾,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

一盒天价月饼、一顿天价年夜饭,使勤俭节约教育变得软弱无力;盗版、虚假广告、考试作弊在不知不觉中吞噬着人们的诚信良知。这些问题的出现和蔓延,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成了冲击,人民群众对此强烈不满。

今天的中国,不仅要在经济上对世界有所贡献,也要在精神文化上对世界有所贡献。如果经济搞上去了,社会风气却坏了,精神文化萎缩了,那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2006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表了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是要提高全民族素质。

二是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三是要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扶正祛邪,扬善惩恶,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针对性。“八荣八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它是共产党继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后发表的又一重要理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他还说:“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道德文化基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

目前,中国正站在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上。值此之际,一定要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激发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崇高精神追求,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砥砺奋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为谁执政、靠谁执政、如何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六十多年执政实践中始终面临、不断探索并努力回答的重大战略课题,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试金石。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的历史使命能否实现。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治国理政水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阔步前进。

2002年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新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并深化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等一系列执政理念,使党在领导广大人民实现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有了新的指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与此同时,世情、国情、党情不断深刻变化,既面临经济转轨、社会转型、重大灾害等种种内部难题,也面临国际竞争、金融危机等外部巨大压力,国际国内形势交织,执政环境更加复杂。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也更加突出地摆在全党面前……

中华民族如何走向民主富强、如何实现伟大复兴?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历史性命题,更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考验。

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也从不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智慧。十年间,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

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目标;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课题;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回首十年,每一次执政理念的创新,都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得到繁荣发展,同时也成功应对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

回首十年,每一次执政理念的升华,都与群众心心相印,贯穿于“以人为本”的执政实践中。每一项理论创新成果,都是向群众问计、向群众请教的结果;每一份民生答卷,都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这十年,是“发展基础”格局奠定的十年。经济十年间年均增长11.5%,国内生产总值由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民生的黄金期、重要的增长极、最有活力的经济体……这十年,是中国人民全方位收获改革开放成果的十年,是中国人的生存发展权利进一步实现的十年,也是中国深入参与世界格局调整、深刻影响世界发展走向的十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从未如此紧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从未如此急切,中国道路成为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参照。

这十年,是“制度框架”格局奠定的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十年间,中国坚定开启了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历程,深入推进了从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探索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格局,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信心。

早在2004年,观察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表现,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曾一连用“三个想不到”来形容:“想不到,他们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速度要比想象中快;想不到,他们威望的增加比想象中要多;想不到,中国外交政策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自信。”四年后,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北京奥运会后慨叹:“你只有去中国才能看到未来。”

走出传统的兴衰周期律,大踏步融入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轨,砥砺奋进,不断加强自身执政能力的建设,在中国理念的激荡下,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