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埋葬蒋家王朝_搬进中南海

搬进中南海

中南海,是北京城著名的“三海”——中海、南海、北海的一部分。它曾经被称作“太液池”和“金海”。到了近代,它成为中国政治的中心,慈禧太后曾在这里把持朝政、独断专行。民国时期,这里曾被袁世凯据为己有,作为自己的总统府。后来,这里一度成为花园,无人看管。直到北平和平解放时,这里仅驻扎有傅作义的一个连,其余两千间房子全都空着,无人问津。

中央统战部秘书长齐燕铭奉命前来打头阵,负责中南海的接收工作。当他步入中南海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由地倒吸一口气。“太液池”的水散发着一股腐烂味,光秃秃的杂树东倒西歪,满园的枯枝败叶随风乱舞,还有铺天盖地的垃圾……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此刻已是一派萧条凋敝的景象。齐燕铭眉头紧锁,他心想这样的脏乱环境,如何能让毛主席和党中央入住呢?看来,该给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来次彻底地清洁了。

统战部的周子健处长亲自抓中南海的清扫工作。他找来北平纠察总队的负责人张明河,让他派人集中全力整治中南海的臭水和淤泥。北平纠察总队的小伙子们在周子健的指挥下,在张明河的带领下,先放干污水,然后捞起水中的活鱼。待中南海发黑的淤泥被彻底风干后,他们才开始挖淤泥。鉴于工程量大的情况,华北军区增派了百来名身体结实的战士前来协助。北平城里一些群众也自发地加入到挖淤泥队伍中。

这场清理淤泥的工程足足干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期间,纠察队队员、军区战士和热心群众热火朝天地挖泥,专门运送淤泥的卡车队不分昼夜地往外拉

。这些淤泥至少有上百年没人动过,散发着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最终,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按照规定将中南海的中心挖了一米深,湖边挖了两米深。不得不说,中南海的清扫工程是一次亘古未有的大扫除。

当最后一车淤泥运出中南海时,周子健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齐燕铭闻讯赶来,当他再次踏入中南海,看到昔日的皇家园林重现干净、整洁、活力之貌时,悬在心头的一块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1949年5月,周恩来和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带领统战部的同志率先入住中南海。他们除了为新政协会议的召开做准备外,还参与到中南海的布置和修葺事宜中。周恩来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时任延安俱乐部主任的钟灵。他任命钟灵为中南海布置科科长,全权负责中南海的修葺和布置工作。

钟灵上任后,凭借着旺盛的精力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亲自跑遍中南海的角角落落,绘制了一幅详细的中南海地图。周恩来对这份地图相当满意。有了地图后,钟灵有条不紊地派人开始修建和布置中南海。经过几个月通宵达旦地奋战,中南海从里到外焕然一新,再次恢复了大气磅礴、精致完美的面貌。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时任北平市长的叶剑英向党中央打了个报告,请中央首长和中央机关迁入中南海。过了几天,叶剑英没有收到任何答复,便有些坐不住了。他以为中央首长忙于国家大事,没顾得上看他的报告。于是,他亲自跑到香山的双清别墅问个明白。殊不知,毛泽东很早就看到了这份报告,但他不同意搬进中南海,说:“我不搬,我可不当什么皇帝。”所以,这份报

告才没有被批复。

毛泽东见叶剑英亲自跑来催报告,便笑着说:“剑英啊,你可真够固执的!”不过,他仍旧不同意搬走,执意住在双清别墅。

周恩来知晓后,过来劝毛泽东,说:“我看,你还是听父母官的。”很显然,周恩来同意叶剑英的意见。

“我不听,也不搬,这是原则问题。”

“剑英的意见也是原则问题,他也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你看,这个地方连个围墙都没有。”周恩来继续劝道。

“不行,不行,我就是不搬,你不用劝我了。”毛泽东仍旧固执己见。

“好吧,好吧,你再好好考虑一下。”周恩来见一时劝不动毛泽东,只好暂且作罢。他知道,毛泽东是忌讳中南海曾住过皇帝。可是,他真心实意地期望毛泽东搬进中南海,一来那里安全,二来也便于开展工作。香山虽然环境宜人,但是路长坡陡,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央领导人和民主代表出入十分不便。

事后,周恩来与朱德闲聊,说:“毛主席住进中南海,我们才能高枕无忧啊!”

“是啊,是啊!”朱德在一旁表示同意。

没过多久,朱德等几大书记再次去劝毛泽东,希望毛泽东改变心意。最后,毛泽东拗不过大家,只好于6月15日暂时搬进中南海丰泽园的菊香书屋办公,为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而忙碌起来。9月21日,毛泽东正式由香山双清别墅迁入中南海。不久,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和几位中央首长也随之搬进中南海。此后,中南海就一直作为中国政府最高权力机关的所在地和国家领导人居住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