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喜迎开国盛典_天安门广场的新生

第四章

喜迎开国盛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点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顿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人们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新中国成立的热爱和拥护。不仅如此,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到东经116度、北纬39度的北京。古老的北京城迎来了新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建国大业始完成,新中国的大门已慢慢打开……

天安门广场的新生

天安门,始建于1417年,1420年竣工。原名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寓意。1457年,承天门被大火焚毁,后于1465年得以重建。重建后的承天门,基本具备了今天天安门的规模。后来,清兵入关时,承天门再次被毁。1651年,顺治皇帝下令重修承天门,修复后改为天安门。天安门这个称呼伴随着这座古城楼一直沿用下来。

当时,天安门高达35米,是整个北京城的最高建筑。它金碧辉煌、气势宏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北平和平解放时,原本气势非凡的天安门却是一派萧条凋敝之态。朱红的墙皮一块块地剥落,斑驳不堪;有的墙体坍塌,砖残瓦缺,琉璃瓦缝中长满了杂草;雕花门窗破破烂烂,东倒西歪地散落在地,几乎被半人高的荆棘湮没。通往城楼的石阶上,堆积着一层层风干的鸟粪,靠近就会闻见一股恶臭。楼门前的金水河,发黑的水中漂浮着各类垃圾,臭气熏天。天安门广场成了垃圾站,一堆堆、一层层垃圾年复一年、如复一日地放置在那,形成了一座座小山,让人无法下脚。

昔日的帝王城楼和广场,已失去了往日的富丽堂皇,取而代之的是衰败、凄凉、脏乱之景。它们历经百年沧桑,一直在无声地呐喊着,期望获得新生。

自从天安门被确立为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天安门广场被确立为阅兵和游行场地后,北平市政府便开始着手清洁、修整天安门城楼及广场。

9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整修工程正式开始。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主要包括5项重大工程:其一,清除东西3座门加上中华路全段的地面障碍物,开辟一个可容纳16万人的5400平方米的大广场;其二,修缮天安门城楼,并在玉带河的东西两侧搭建两座临时的牢固的观礼台;其三,修补3座门之间的沥青路面并清除垃圾;其四,美化天安门城楼及广场周围的环境,多种植花草;其五,在天安门广场中间修建一座电动旗杆。

这五项任务,无论哪一项

都不简单,并且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作为主要承建单位的建设局,在天安门广场北面拉起了横幅,竖起了标语,招募全城近6千名团员、青壮年加入到建设首都的义务劳动中。还有不少热心的市民,得知新中国即将建立,北平即将作为首都的消息,也自发地加入到建设队伍中。

首先面临的艰巨任务就是清除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上的垃圾。当时有人估计,整个北京城堆积的垃圾多达几十万吨。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何等的严峻。当然,皇城根也没能逃出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除了明清两代的垃圾外,民国时期的垃圾也不少。由于垃圾长期无人清理,日积月累下来,反倒成了皇城地质的一部分。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垃圾如同一层层的页岩,清晰可辨。地上、街上堆不下,房顶、天安门城楼就成了垃圾的另一堆放场所。不少市民出门要翻越垃圾堆,还有不少市民的房子被垃圾堆环绕。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不少人因细菌滋生而患病。

新中国无论如何不能建立在垃圾堆上。清除北京城的垃圾势在必行!

轰轰烈烈的清扫运动开始了。

成千上万的团员、青壮年、热心市民纷纷走上街头,用手中的锄头、铁锹铲除杂草,运走垃圾。没有工具的就用手一块块搬运石头,填补广场上的大坑。很快,垃圾一点点运走了,广场上的视野开阔了,恶臭味消失了。虽然大家又累又脏,但是看到整洁干净的广场,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随后,建设局的工程队开进了天安门广场。他们用火一般的热情,集合施工队和机器的力量,不分昼夜地施工,很快将原本坑坑洼洼的广场变成了平地。经过整修,天安门广场仿佛脱胎换骨,一个崭新的可容纳上万人大广场出现了。

第一项任务顺利完成,第二项工程接踵而至。为了能让中央各部门的负责同志、在中国长期工作的专家和外宾能够看到声势浩大的开国大典,大典筹备委员会决定在城楼的东西两侧、金水桥的北面搭建观礼台。不过,由于时间太紧,修建永久性的观礼台是不可能了。建设局找来施工队,在预定地点用木板和沙袋搭起临时性的观礼台。虽然是临时性的,但仍旧要保证它的承重力和安全性。观礼台搭好后,建设局专门调来部队,密密麻麻地站在观礼台上进行安全度的测试。为了进一步检验它的承重能力,建设局还让战士们在上面蹦啊跳啊,以保万无一失。经过测试,临时观礼台的承重力和安全性没有任何问题。

天安门城楼及广场的修缮工程还在继续。

建设局的同志们将天安门城楼粉刷一新,

朱红色墙壁在大红灯笼的映射下,再次焕发出辉煌、灿烂的景象。城楼的正面墙上挂起了毛泽东的巨幅画像,两边各有一条巨型横幅。城楼三孔门之间的沥青路铺好了。广场上的电灯装上了,花草树木也种好了,散发出一阵阵清香。

修建电动旗杆,是这次天安门广场修缮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开国大典那天,毛泽东能否按动电钮保证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顺利升起,关键在于电动旗杆的修建。

负责旗杆及汉白玉栏板的修建和设计工作的是建设局的钟汉和林治远两位工程师。他俩领受任务后,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他们终于能为新中国的建设出份力了;紧张的是,他们不知道在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未知的困难。

根据整体设计要求,国旗旗杆的高度应该天安门城楼的最高点相同,即35米,并应建在天安门城楼和正阳门之间的中轴线上。

为了找到合适高度的旗杆,林治远来到自来水公司,选了四节口径不一的自来水钢管,一节节套起来,并精心焊接起来。可是,套好的旗杆仅仅只有22.5米,远远达不到35米的要求。更让人揪心的是,自来水公司目前仅仅生产着四种口径不一的钢管,即便是想加高旗杆也是不可能的了。北平刚刚得以解放,匹配旗杆的建材极其稀缺。鉴于此,林治远将实情上报给了大典工程总指挥部。经过仔细研究后,又得到上级批示,最后国旗旗杆的高度就按22.5米来设计。第一关就这样有惊无险地闯过去了。

有了旗杆,林治远开始进行升降设计并安装旗杆。在设计自动按钮这一环节中,他找来建设局的梁昌寿技术员作为自己的助手,一块研究自动升降开关。自动升降开关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需保证国旗能够自动升降的同时,并满足升起速度与国歌演奏时间一致,以及国旗升至顶端,自动切断电源等要求。关键时刻,梁昌寿灵光乍现。他运用娴熟的技术,先设计了一个简易控制升降速度的装置,接着在升降旗用的钢丝绳两端各焊了一个钢球来控制升降开关。一旦升降速度装置碰到两端的钢球,就会自动停止升降并切断电源。

升降装置安装好后,林治远和梁昌寿两人不停地反复地进行试验,以保证自动升降装置的安全运行。虽然检验过程过于机械,就是不断的按动电钮,可他们仍不敢稍有懈怠。10月1日,当毛泽东按动电钮,五星红旗自动升上旗杆顶端并自动切断电源时,林治远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9月底,天安门城楼及广场的修缮工程如期完成,整个天安门广场焕然一新,严阵以待地迎接庄严时刻的到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