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筹大革命,漫漫建军路_大革命时期来临

第一章

运筹大革命,漫漫建军路

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稚嫩又充满热情。为了实现革命目标,共产党人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合作,拉开了大革命的序幕。与此同时,共产党也走出了建军路上的第一步。

大革命时期来临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近八十年间,中国人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富强、自由与否是多么的重要。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追寻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之路,前仆后继,英勇奋斗。

1921年6月的上海已经有了夏天的气息。在一栋不显眼的洋房中,两个穿着朴素长衫的男人坐在窗前。他们像是在等人,频频地向楼梯口看去。不一会,楼梯那边传来了上楼的脚步声。两人大概是有些紧张,慌忙从椅子上站起来,双眼中满是兴奋的神采。

不一会儿,一个中国男人引着一个外国人走了上来,看到站在窗前的人后,彼此都露出笑容。那个中国男人就是张国焘。张国焘向身边的外国人介绍道:“这两位是共产主义小组的代理书记李达和李汉俊。”

李达上前一步与面前的外国人握手,难掩激动地说道:“您就是马林先生吧,您好。”

被叫做马林的外国人笑容和煦,用有些别扭的中文说道:“您好,我代列宁同志向中国的共产主义追随者问好。”

马林是共产国际的执行委员,同时也是共产国际民族和殖民地问题委员会中的重要成员,深得列宁信任。他曾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从事过工人运动,在共产国际中颇有威望。

当时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人正在为正式成立共产党以及召开党的“一大”而奔波忙碌。共产国际使者的到来,是再令人振奋不过的事情。马林向李达与李汉转达了共产国际的精神,表示会竭尽全力帮助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帮助中国的革命事业。

从辛亥革命打响至今,中国的革命始终没有真正成功。此时的中国,军阀割据,混战不已,人民依然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共产党人虽然有着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但党毕竟是个刚刚诞生的年轻组织,想要立刻改变中国现状是不可能的。出于这个考虑,共产国际建议中共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壮大中国共产主义的力量以及共产国际的力量。

了解了马林的一番意图,李达与李汉俊没有立刻回复。他们没有权利对此建议予以过多回应,只是承诺会将共产

国际的意思转达给党组织。这之后,共产党一直忙于筹备“一大”的各项事宜,并未针对共产国际的建议进行详细讨论。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大会确定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中国共产党这株革命幼苗终于破土而出,立于神州大地之上。

再说马林。马林协助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成功后,开始执行他来中国的另一项任务——联合国民党。1921年年末的一天,马林在中国共产党人张太雷的陪同下,经李大钊的介绍,前往广州拜访国民党的创始人孙中山。

孙中山当时正在桂林北伐大本营坐镇。革命一次次的失败,军阀无休止的混战,让孙中山心中充满了苦闷,紧皱的眉头从未舒展开过。孙中山听说过俄国的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孙中山一度陷入深深的思索:为什么俄国革命可以成功,而中国革命十年仍未成功?这一疑问根植于他的心中,久久不能释怀,却又始终寻不到答案。所以,当得知共产国际的马林来到中国,并有意与自己见面的时候,孙中山惊喜万分,这让他依稀又看到中国革命胜利的希望。

马林到达广州后,由国民党著名领袖之一廖仲恺亲自接待,并很快被送到了桂林。马林与孙中山见到面后,双方相谈甚欢。马林向孙中山详细介绍了俄国的十月革命,传达了列宁的思想方针。同时,也提出了国共合作的建议。孙中山听后觉得受益匪浅,但对于国共合作的建议,却还是有些犹豫,他更深入地询问马林:“先生所说的联合……”

马林看出孙中山的疑虑,耐心地解释道:“也就是共产国际建议孙先生改组国民党,联合以工农大众为代表的共产党。另外,尽快组建自己的革命武装,创办一个军事学校。”

马林的一番话让孙中山茅塞顿开。多年来革命事业未成,不正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武装,没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吗?孙中山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眼中又重燃起新的希望。他与马林又进行了几日的商谈。这几日的商谈,为之后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22年6月,之前一直支持孙中山的军阀陈炯明叛变,围攻孙中山所在的总统府。孙中山脱险后,率海军舰队与陈炯明军队交战五十多天,却以失败告终。这次惨痛的教训让孙中山彻底明白,旧军阀是靠不住的,只有组

建自己的军队,用自己的武装力量才可以完成革命。这之后,孙中山创办军校,组建军事武装的愿望更加迫切。

对于国共合作,共产国际方面是绝对赞成的。不过,中国共产党内部虽然一直很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但对两党合作仍有着诸多顾虑。首先,大部分同志认为两党宗旨和所据的基础不同,孙中山不会重视中共,合作后必定不会一视同仁。并且,因为合作的前提是要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这种要求让许多党员非常抵触。面对中共的不满情绪,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中共的领导人进行说服工作。

1922年8月,中共领导人与马林在杭州西湖召开了为期两天的会议。与会的有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张太雷等七位中共领导人。会上,马林先是一句话不说,静静地听着陈独秀等人对国共合作所抱有的担忧。当所有人都停止讲话,将目光投向他时,他才清清喉咙,慢条斯理地讲起话来:“我明白你们的心情,但目前中国的无产阶级力量和作用都还很小,而国民党建党早,相较共产党要成熟一些。国民党现在内部混乱,缺乏群众基础与科学的领导机构,但这些正好是共产党所具有的。只有两党合作,团结一心,中国的革命才能早日成功,共产主义才能得以迅速发展。”

马林的一番话虽然不能完全打消中国共产党人心中的担忧,但的确缓和了党内的抵触情绪。不久,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以及中国革命阶级和政党建立“联合战线”,进行“联合战争”的政治主张。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共产党开始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磋商建立革命“联合战线”,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1923年,在中共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其实,对于国共合作,国民党内部的右派人士同样极为反对。但孙中山心意已决,再加上左派人士的支持,国共合作的各项事宜一直稳步进行。最终,在两党共同努力下,1924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孙中山正式采纳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政治纲领,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为核心内容的新三民主义,国共两党正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至此,中国正式迈入大革命时期。也就是在这段时期里,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成熟,并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