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_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

概况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北起天安门,南至正阳门,东起国家博物馆,西至人民大会堂,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可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1997年7月,天安门广场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毛主席纪念堂,广场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南侧是两座建于14世纪的古代城楼——正阳门和前门箭楼。整个广场宏伟壮观、整齐对称、浑然一体、气势磅礴。

天安门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造型威严庄重,气势宏大,是中国古代城门中最杰出的代表。城楼通高37.4米,红墙、黄瓦、五个拱形门洞,金碧辉煌,蔚为壮观。下层墙台高大,色彩浓郁,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由金砖铺成。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

房间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36扇朱红菱花门扉;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殿内有一个重450公斤的八角宫灯和16个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宫灯组成的众星捧月图案。

城台下有五个拱形门洞,中间的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现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幅毛泽东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高37.94米,是新中国诞生后在广场修建的第一座建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纪念碑采用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砌成,碑基面积3100余平方米,由两层月台、两层须弥座、碑身和碑顶组成。

底层月台呈海棠型,东西宽50.44米,南北长61.54米;二层月台为方形,四面设有台阶,精美的汉白玉栏杆环绕四周。月台上边的大须弥座束腰处四面镶嵌着十幅汉白玉浮雕,记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可歌可泣的革命斗争史。

上层小须弥座四周镌刻牡丹、菊花、荷花、垂幔等组成的8个花环,表示对先烈的崇敬和永远怀念。小须弥座上的高大碑身共计32层,由413块花岗岩石垒砌而成。

巨大的碑身上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鎏金大字,碑的背面是由毛泽东撰文、周恩来楷书题写的114字鎏金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

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顶是中国传统顶式建筑,四面成斜面,顶上成水平面,顶下有垂幔。整座纪念碑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革命先烈的怀念和敬仰。

人民大会堂位于广场西侧,高46米,长336米,宽206米,建筑面积则达17万平方米。大会堂的正面有12根大理石门柱,每根高达25米。中央大厅为桃红色大理石地面和汉白玉石柱,顶部挂着水晶玻璃花灯。中央大厅后面是万人大礼堂,礼堂装饰典雅,灯光宜人。大会堂的北部是可容纳五千个席位的宴会厅,大如足球场,装设富丽堂皇。

从沧桑走向新生

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仅是一座三层五间式的木结构牌楼,名字叫做“承天门”,是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天顺元年(1457年),天安门与华表楼毁于雷火,八年后重建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的门楼。这次重建,奠定了天安门的形制。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入北京,承天门再次被毁。清顺治时,在废墟上进行了大规模改建,重修为一座城楼,取名“天安门”,有“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后来又经过几次大规模修缮,基本保持了顺治时改建的形制。明清时期,天安门前的广场是一个长约540米、宽约65米的御道,两侧叫千年廊。廊外有城墙,形成一个封闭式的广场。

明清的皇帝们一般都在天安门颁布重要诏令,称为“金凤颁诏”。此外皇帝大婚、将领出征时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审要犯、科举殿试公布“三甲”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天安门广场见证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城;1900年,八国联军又接踵而至。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的巨澜从天安门广场波及全国各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1926年3月18日,当北京各界群众举行游行,抗议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时,遭到了反动奉系军阀的血腥镇压,酿成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鲁迅把这个血腥的日子称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并发出呐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爆发了一二九爱国运动;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黑暗的时刻,爆发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民族运动。这些运动都是从天安门广场发起,并席卷全国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北平(1928年6月至1949年9月,北京复称北平)于1949年1月31日宣告和平解放。天安门广场从此获得

新生。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庄严的入城仪式。雄壮的队伍从正阳门浩浩荡荡进入天安门广场。

1949年7月7日,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爆发12周年,北平20万市民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群众集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了雄壮的群众队伍。这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第一次欢庆人民胜利的大会。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天安门城楼成为新中国的象征,它庄严肃穆的形象也是中国国徽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国庆阅兵活动。其中建国5周年、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的5次大阅兵影响较大且最具代表意义。

北京的绝世之最

五星红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现有的国旗杆是在199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颁布实施后改建的。改建后的旗杆基座平面为三层,内层为边长各6米、高45厘米的正方形汉白玉平台,四周是80厘米高的汉白玉栏杆,四面各有2米宽的出入通道。基座中心是30米高的银灰色国旗杆,顶端的旗杆头为黄色。第二层是环绕基座的2米多宽的褚色花岗石石带,象征“人民江山万代红”。第三层是5米宽的绿化带,绿草四季常青不衰,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国旗基座四周是56个金黄色铜制隔离墩连成的护栏,象征56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国旗下。

在对旗杆进行改建的同时,升(降)旗仪式也于1991年5月1日开始改革,分为节日升旗仪式和平日升旗仪式。每年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和每月1日、11日、21日举行节日升旗仪式。节日升旗仪式由武警国旗护卫队38人、军乐团62人实施,行进时吹奏《歌唱祖国》,升旗时吹奏国歌。其他时间为平日升旗仪式。平日升旗仪式由国旗护卫队38人实施,升旗时播放国歌录音。降旗仪式由国旗护卫队单独执行。天安门广场的国旗长5米、宽3.3米,堪称共和国的第一旗。

当国旗护卫队走出天安门城门,擎旗手肩扛鲜艳的国旗,迈着矫健的步伐,英姿飒爽地走向旗杆,迎着东升的旭日,伴着威武雄壮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时,广场内外,行人驻足,观礼人群自觉肃立瞻仰。

专程前来观看升(降)旗仪式的人络绎不绝。每天清晨和傍晚的客流量超过了白天,有时多达数十万人,被誉为“北京的绝世之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