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严以修身:打铁还需自身硬_◎【品读经典】

第一章

严以修身:打铁还需自身硬

1912年10月,奉天(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题为《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文中说:学生读书的目的和任务不应为个人名利,而应为担负和完成“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中国要图富强,应该从根本上做起,把教育办好。老师非常欣赏这篇只有900多字的作文,并在评语中说:“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奉天教育成绩展览会把这篇文章作为甲等作文展出,上海两家出版社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两书,也收录了这篇作文。

这篇作文的作者,就是时年14岁的周恩来。在奉天读书期间,周恩来尽管还是髫龄少年,却已经显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高尚志向、出众才华和勤勉好学精神。有一次,兼任“修身”课的魏校长在课堂上问同学们:“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有的回答“为明礼而读书”,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也有的说“为了家父而读书”。当魏校长问到周恩来时,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没想到,这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怀有如此远大的抱负。他激动地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周恩来在奉天读书的两年多时间里,在学业上刻苦精进,成绩优异;在为人处世方面,他待人热情,团结同学,乐于帮助别人。一位同学因为有残疾,有时候会缺课,周恩来常常主动帮助他补课。一位姓吴的校工年纪大了,工作很辛苦,周恩来就常常早一点到校,帮助他扫地、烧水。一次这个老校工病倒了,周恩来就把身上仅有的8个铜元送给他,帮他治病。

周恩来出生在南国水乡,到了寒冷、干燥的关外,身体在短时间内不大适应。但是,他以顽强的毅力“锤炼”自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学校附近的万泉河边跑步,持之以恒地坚持了3年。他还坚持徒步上学。到了冬天,他要冒着刺骨的寒风,走在冰天雪地里;在风沙天气,他要冒着扑面而来的风沙前行。艰苦的生活条件,砥砺了少年周恩来的意志,也帮助他锻炼出强健的体魄;远大的理想抱负,成为他修身成才的动力,涵养了他的品德,激发了他的才华。1962年8月,周恩来曾经在和亲属谈话时,回忆起这个时期的生活。他说:“到东北有两个好处,一个好处是把身体锻炼好了。在上小学时,无论冬天、夏天都要做室外体育锻炼,把文弱的身体锻炼强健了。再一个好处是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胃肠,使身体能适应以后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什么是“修身”?古人说:凡立志,先修身。修身的基础,是一个人远大的理想抱负。修身不是让一个人“闭门思过”、“闭门修养”,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是让自己的道德修养日臻完善、让自己的本领日益提高、让自己的体魄日益强健的实践活动。少年周恩来在奉天读书时的修身生活,就是他一生严以修身的起点。

同时,我们必须知道,修身不是“一时”的事儿,而是“一生”的追求,是时时刻刻保持着的一种优良习惯。我们还是以周恩来同志为例:他在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学校以注重学生修身著称。学校门口有一面镜子,上面写着教育家严范孙先生起草的容止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不仅在学校期间,而且在一生之中,都用这短短几十个字的箴言,规范自己的衣着、仪表和一言一行。1916年,周恩来曾经撰写过《函索镜影》一文,记录了美国教育家格瑞里向南开学校索取镜子和“容止格言”照片的事,文中谈到,容止格言“为资警励全校师生之用”。容止格言的要求,周恩来严格恪守了一生。

1943年,周恩来已经是一位成熟的革命家、政治家。这年的3月18日,是他45岁(阴历)生日。当天,南方局的同志们准备为其祝寿,但他并没有出席,而是在办公室写下了一份《我的修养要则》,全文如下: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 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脱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从这篇短短一百余字的修养要则中,我们可以看出周恩来对自己修身的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和持之以恒。今天,我们都知道周恩来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但是,我们从他一生治军理政的经历中,更可以看到一位从少年时期就怀抱远大的理想、树立救国救民的坚定信念、毕生严以修身的典范。他一生为中国人民创造的丰功伟绩,和他的理想信念、修身习惯与伟大实践是分不开的。

◎【品读经典】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

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刘少奇: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进行修养

无论是参加革命不久的共产党员,或者是参加革命很久的共产党员,要变成为很好的政治上成熟的革命家,都必须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锻炼,必须在广大群众的革命斗争中,在各种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去锻炼自己,总结实践的经验,加紧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不要使自己失去对于新事物的知觉,这样才能使自己变成品质优良、政治坚强的革命家。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个封建思想家在这里所说的是他自己修养的过程,他并不承认自己是天生的“圣人”。

另一个封建思想家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共产党员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

我们共产党员的修养,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必需有的修养。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革命的实践,不能脱离广大劳动群众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群众的实际革命运动。

毛泽东同志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我们的党员,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有些党员受不起成功和胜利的鼓励,在胜利中昏头昏脑,因而放肆、骄傲、官僚化,以至动摇腐化和堕落,完全失去他原有的革命性。这在我们共产党员中,是个别的常见的事。党内这种现象的存在,应该引起我们党员严重的警惕。

在无产阶级革命家出现以前,历代的革命者,一到他们进行的事业得到胜利和成功以后,少有不腐化、不堕落的。他们失去了原有的革命性,成为革命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物。在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中,或者说得更近些,在近五十年的历史中,我们看到许多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者,在得到了某些成就,爬上了当权的位置以后,就腐化堕落下去。这是由历代革命者的阶级基础所决定的,由过去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在俄国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世界历史上的一切革命,结果总是一个剥削阶级的统治由另一个剥削阶级的统治所代替。所以,历代的革命者,在他们成为统治阶级以后,就失去他们的革命性,反转头来压迫被剥削的群众,这是一种必然的规律。

然而,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对于我们共产党来说,无论如何决不能是这样。无产阶级革命是消灭一切剥削、一切压迫、一切阶级的革命。共产党所代表的是被剥削而不剥削别人的无产阶级,它能够使革命进行到底,从人类社会中最后消灭一切剥削,清除一切腐化、堕落的现象。它能够建立有严格组织纪律的党,建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的国家机关,经过这样的党和国家机关,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来和一切腐化、堕落的现象进行不调和的斗争,不断地从党内和国家机关中清洗那些已经腐化、堕落的分子(不管这种分子是作了多大的“官”),而保持党和国家机关的纯洁。无产阶级革命的这一特点,无产阶级革命党的这一特点,是历代革命和历代革命党所没有的,而且也不能有的。我们的党员必须清楚了解这一特点,特别注意在革命胜利和成功的时候,在群众对自己的信仰和拥护不断提高的时候,更要提高警惕,更要加紧自己的无产阶级意识的修养,始终保持自己纯洁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品质,而不蹈历代革命者在成功时的覆辙。

革命实践的锻炼和修养,无产阶级意识的锻炼和修养,对于每一个党员都是重要的,而在取得政权以后更为重要。我们共产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中国社会中产生的。每个党员都是从中国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还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不论是无产阶级或是非无产阶级出身的党员,不论是老党员或是新党员,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这是不奇怪的。为了保持我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的纯洁,提高我们的革命品质和工作能力,每个党员都必须从各方面加强自己的锻炼和修养。

(节选自《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习近平:谈领导干部的修养

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必须做到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深深植根于思想中、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讲认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态度,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敢于担当,把认真精神体现到党内生活和干事创业方方面面。

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月20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的一部分。

(节选自《党史纵横》,2014年第2期)

二、多读书,修政德

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古人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读书即是立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按照

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

“为政之道,务于多闻。”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丰富的廉政文化理念和文化实践。要修炼道德操守,提升从政道德境界,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读书修德,并知行合一,付诸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会到我们的从政行为中,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敦方正直,清廉自守,拒腐蚀、永不沾,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选自习近平著《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三、追求“慎独”的高境界

《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党员干部要“慎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党员干部都要努力做到“慎独”。

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明确的政治方向,遵守鲜明的政治原则,珍惜个人的政治生命,以形成内在的“定力”。

其次,要时刻反躬自省,就像古人讲的“吾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洁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养德,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

同时,还要办事公开透明。党员干部也是普通的人,难免存在各种弱点,会犯各种错误,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办事讲民主、讲程序、讲纪律,避免暗箱操作、上下其手,就能减少各种诱惑的“渗透力”,防腐拒变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选自习近平著《之江新语》,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春秋〕曾参:修身为本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3)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7)其知。致知在格物(8)。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9)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10)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11)者薄,而其所薄(12)者厚,未之有也!

(选自《四书集注·大学》)

【注释】

(1)大学之道:指大学的原则、宗旨。大,旧读“太”,古人8岁入小学,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和日常礼仪;15岁入大学,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2)明:动词,使……彰明;明德,光明的德性、美德。

(3)亲:同“新”,动词,使……革新。

(4)止: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即上文所称的“至善”。

(5)得:获得,指获得“至善”。

(6)齐家:齐有“治理”、“整治”的含义,“家”指的是整个家族。“齐家”是说让整个家族齐心协力。

(7)致:同“至”,指达到极点。

(8)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9)壹是:一切,全部。

(10)本乱:根本遭到破坏,紊乱,指本性败坏。

(11)厚:重视、尊重。

(12)薄:轻视、忽略。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人应当怎样活着

卑劣地、愚蠢地、放纵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是慢性死亡。

追求对灵魂好的东西,是追求神圣的东西;追求对肉体好的东西,是追求凡俗的东西。

应该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学习。

使人幸福的并不是体力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

在患难时忠于义务,是伟大的。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做了可耻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不学习是得不到任何技艺、任何学问的。

蠢人活着却尝不到人生的愉快。

蠢人是一辈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满意的。

医学治好身体的毛病,哲学解除灵魂的烦恼。

智慧生出三种果实:善于思想,善于说话,善于行动。

人们在祈祷中恳求神赐给他们健康,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们的无节制戕害着健康;他们放纵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人们通过对享乐的节制和对生活的协调,才能得到灵魂的安宁。缺乏和过度惯于变换位置,将引起灵魂的大**。摇摆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灵魂是既不稳定又不安宁的。因此应当把心思放在能够办到的事情上,满足于自己可以支配的东西。不要光是看着那些被嫉妒、被羡慕的人,思想上跟着那些人跑。倒是应该将眼光放到生活贫困的人身上,想想他们的痛苦,这样,就会感到自己的现状很不错、很值得羡慕了,就不会老是贪心不足,给自己的灵魂造成苦恼。因为一个人如果羡慕财主,羡慕那些被认为幸福的人,时刻想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搞出些新花样,由于贪得无厌,终于做出无可挽救的犯法行为。因此,不应该贪图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应该满足于自己所有的东西,把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们的痛苦,自己就会庆幸命运比他们的好了。采取这种看法,就会生活得更安宁,就会驱除掉生活中的几个恶煞:嫉妒、眼红、不满。

应当认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便把国家治理好。决不能让争吵破坏公道,也不能让暴力损害公益。因为治理得好的国家是最可靠的保证,一切都系于国家。国家健全就一切兴盛,国家腐败就一切完蛋。

内战对双方都有害,它使胜败双方同遭毁灭。

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办好大事,例如进行战争;不团结是办不到的。

法律的目的是使人们生活得好。可是要达到这个目的,一定要使人们愿意幸福。对遵守法律的人,法律才是有效的。

应该洞察到人生是脆弱的、短促的、多灾多难的,所以应该只要一份中等财富,把大量努力用在最必需的事情上。

(选自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有删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