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_三、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三、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群众路线的形成源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形成的主要阶段

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群众路线的萌芽时期:群众路线萌芽于大革命时期。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认识到党的活动是同广大人民群众密不可分的,要把领导群众斗争变成党的自觉行动。党的“二大”《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去。”党的“四大”发表的《中共第四次全国大会宣言》也明确指出:“要使中国不陷于奴隶的地位,完全靠着中国劳苦群众的努力。”这一时期党认识到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党的任务是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进行革命活动要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开展群众运动。

群众路线的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李立三在1928年11月根据六大的路线同江浙地区负责人谈话时第一次使用了“群众路线”。他说:“在总底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竭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此后,周恩来在1929年9月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专节论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这一文件指出,筹款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没收地主豪绅财产,“要经过群众路线”, “对于需用品可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至此,“群众路线”才有了比较明确的含义,但还没有对群众路线作出理论概括。

群众路线成熟时期: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在1943年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标志着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毛泽东指出:“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945年,刘少奇在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肯定毛泽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领导方法的同时又增加了群众观点的表述,这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观点”;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

点”。至此,群众路线已经得到系统总结,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形态。

群众路线新发展和全面展开阶段:抗战胜利后,我们先后经历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二十年的艰难曲折探索、三年徘徊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等不同阶段。在这一时期,党经历了从领导革命到执政的转变。这种转变,使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获得极大的发展,如关于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与实践,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群众组织,开展广泛的群众运动,建立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信访制度为主体的一系列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制度体系,探索各种贯彻群众路线的实践模式(比如“两参一改三结合”、领导干部下乡蹲点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地总结了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把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党还制订了一系列联系群众、扩大群众政治参与的制度,创造了许多新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探索了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使党的群众路线不断得到制度化、规范化。

(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发展

(1)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思想

邓小平说过,“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956年,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这一思想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也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的力量所在。”并多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把实行“包产到户”与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一根本问题区别开来,从而在我国农村改革的关键时刻,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顺利推行奠定了思想基础,拉开了农村改革乃至中国改革的大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推向新阶段。

(2)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化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专门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提出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进入新世纪后,围绕回答“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又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和灵魂,把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江泽民同志总结历史经验告诫全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联系群众的立场不能变,群众路线始终是根本的工作路线。

(3)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围绕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坚持群众路线、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实现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的指南。关于如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作出明确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4)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与贡献

新时期新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把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与党和国家的工作实际相结合,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制定了《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求全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改进文风会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文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进行反腐败斗争,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全党始终坚持根本宗旨,切实收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