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战略思维决定方向_㊣战略,决定命运的关键

第1讲

战略思维决定方向

战略判断,战略部署,战略重点,重大战略机遇期……回首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这样的名词我们都耳熟能详,战略思维始终在改革开放的事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决定命运的关键转折,无不源于科学的、准确的战略判断;每一项审时度势的战略抉择,无不为曲折艰难的改革进程开启了新的通途。正如西方学者所总结的那样:战略,一直是中国现代发展奇迹中的精髓。今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具有怎样的战略思维,决定着我们的事业能走多远、登多高、抵达何处。

㊣战略,决定命运的关键

在中国,“战略”一般称之为谋、猷、韬略、方略、兵略等等,在中国古代战争之中,战略思想及其运用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许多政治家和军事家研究过战略问题。公元前6世纪出现的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都是研究和探讨战略思维与实践比较有名的著作。《孙子兵法》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告诉我们必须要善于运用战略思维。《战国策》本身就是一部战略性质的史书,其中以大量的笔墨记录了“连横”和“合纵”的战略活动,指明了战略活动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方面内容。概括说来,战略就是对历史的总结、当前的把握、未来的选择,是人类经过重大抉择和千锤百炼所造就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与结晶。毛泽东同志曾经从军事角度对“战略”下过定义:“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由此可见全局性是战略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战略的本质属性。从军事科学角度来看,“战略”是相对于战术而言的,它是

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

在西方,“战略”英文称之为“strategy”,它最早源自于公元前5世纪前后出现在希腊语的“strategos”一词,最先使用“战略”一词的是希腊军事家塞诺冯约。德国近代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一书中,对作为军事术语的战略作了明确的定义,即“战略是为了达到战争目的而对战斗的应用”。书中强调:“战略必须为整个军事行动规定一个适应战斗目的的目标,也就是拟制战争计划,并且必须把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系列行动同这一目标联系起来,也就是拟制各个战局的方案和部署其中的战斗。”另外,《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工具书也都给“战略”一词下过定义。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给“战略”下的定义为:“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战略”下的定义是:“在战争中利用军事手段达到战争目的的科学和艺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战略”一词的内涵和外延也在逐步扩展,“战略”一词已经从一个单一概念发展成为一个概念体系。从不同的维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起初的军事领域逐渐应用于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外交和社会等领域,比如政治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文化战略等。“战略”一词的内涵也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展而变得越来越广泛。总而言之,“战略”一词一般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决策。

战略思维,就是人们在进行战略谋划时所特有的,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指导规律的思维方式、思维理念和思维活动的总和,是战略主体进行思维比较、思维判断、

思维选择、思维决策、思维实施、思维反馈、思维修正、思维总结与升华的全过程。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三大战役可以说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运用战略思维解决重大难题的经典之作。毛泽东在西柏坡待的时间只有短短十个月,但他和中央其他领导成员一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建树了一生中最辉煌的事业。从1948年9月12日至翌年1月31日,历时4个月零19天,歼敌154万人,连同济南战役和7月份以来进行的其他战役,共歼敌231万余人,规模之大,歼敌之多,在中外战争史上是空前的。在战略谋划上,毛泽东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科学制定了战略目标,审慎地选定了战略决战方向和首要的突击方向。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辽沈战役中首战北宁线,打下锦州;淮海战役中,确定第一阶段作战重心是歼灭黄百韬兵团,实施中间突破,切断敌徐州集团海上补给线,为我军第二、第三阶段分批歼敌创造有利条件;平津战役中,毛泽东则要求在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之后,先吃掉两头,即歼灭张家口、新保安、天津、塘沽守敌,以彻底粉碎傅作义集团西窜或南逃的企图。在战役实施上,坚持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坚定而灵活地实施战役合围。在辽沈战役中,对长春之敌采取长久围困;对防御薄弱的沈阳之敌,采取行进间突破;对设防坚固的锦州守敌,采取城市攻坚战;对援锦之敌,则采取运动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作战方式。在淮海战役中,毛泽东十分重视战役合围战法的运用,成功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杜聿明兵团等。在平津战役中,采取和平方式解放北平。三大战役的胜利,可以说是战略思维运用的胜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