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校学生与中国共产党_本章导读

第一章

高校学生与中国共产党

本章导读

高校学生作为中国青年的优秀群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党对高校学生寄予了厚望。高校学生应明确历史使命,在党指引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

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同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同样,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工作,并对青年寄予了殷切的期望。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始终关心青年的成长,并高度评价知识青年的社会作用。1939年,延安各界青年群众举行“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讲演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革命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先锋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他号召中国的知识青年和青年学生,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

(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七日)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第一,青年人既要勇敢又要谦虚;第二,祝你们身体好、学习好、将来工作好;第三,和苏联朋友要亲密团结。

注:这是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的讲话的节选。(《人民日报》1957年11月20日)

(来源:中国共青团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对知识青年寄予殷切厚望,更加关心知识青年的健康成长。毛泽东曾评价青年人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同时,毛泽东对青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也给予关注,强调要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青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政治学习。

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也高度评价青年的社会作用,非常关心青年的思想进步与政治成长。邓小平同志说新中国的知识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是生气勃勃的,是对社会主义抱有无限热情的,是有强烈的上进心的,我们毫不怀疑青年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他指出,要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一代,团结全体青年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在强调要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反复要求全党要重视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同样关心青年的思想成长和政治进步。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与北京大学部分同学座谈时指出,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对青年一代,我们一贯主张既要热情爱护,又要严格要求。1998年6月共青团十四大召开,江泽民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成员和团十四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始终把青年看作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有着光荣传统的我国各族青年,一定能够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坚定地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非常注重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2012年,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高度评价了广大青年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广大青年能够坚持远大理想、坚持高尚品行、刻苦学习、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创造更加壮美的青春业绩。

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关系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同时受共青团上级组织领导。

党的各级委员会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注意团的干部的选拔和培训。党要坚决支持共青团根据广大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生动活泼地、富于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样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了殷切期望。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五点要求:

第一,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广大青年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信念,永远紧跟党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第二,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第三,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

第四,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当前,我们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需要广大青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广大青年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要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第五,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

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说过,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人类。我们党的创始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大多数都是从青年时代就满腔热血参加了党,决心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我们党的队伍里始终活跃着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这是我们党历经90多年风雨而依然保持蓬勃生机的一个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党对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对青年寄予厚望。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二、高校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八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战略任务,需要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党对当代高校学生充满期待、寄予厚望。当代高校学生必须认清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

高校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复兴中华是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的共同理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为了抵御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奴役,不断探索救国兴国之路,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既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必要前提,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创造了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经过艰苦奋斗,我们振兴中华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际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学生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是高校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高校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前进的政治方向,现代化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我们的一切胜利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虽然经历过各种曲折,但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最终证明它是我们的正确选择。现代化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重大课题,也是工业化高科技所推动的全球化发展课题。现代社会是信息化、国际化、科技化、知识经济社会。信息成为重要资源,成为国家发展效率的关键。开放型的国际经济引导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极大地改造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教育改革,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学生应该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作出表率,成为符合学习型社会要求的学习型人才,给中国社会带来新的发展和进步。

高校学生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经济发展是党的中心工作,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共同富裕,让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达到全面小康水平,是当前党的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进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高校学生应勇于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高校学生的人生追求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社会群体,应该有所追求,并在不懈的追求和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创造价值的活动离不开社会认可。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高校学生必须深入学习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

理想信念是我们的事业与生活的精神支柱,是人生的动力源泉。高校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不过个人的理想只有与全民族的共同理想相一致,与祖国发展的历史洪流相融合,与人民前进的伟大步伐相统一,才能真正得到实现。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社会理想。高校学生应当志存高远,首先,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高校学生只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高校学生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思想行动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联结起来,才能使自己的人生追求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其次,高校学生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顽强努力,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矢志不渝。高校学生要从我做起,最大限度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献给社会、献给人民。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受锻炼。既志存高远,又立足现实;既勇于进取,又甘于奉献,这是一个优秀的高校学生必备的政治品格和精神境界。

总之,高校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指引下才能大有作为。这是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高校学生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在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力量,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正确选择,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集中体现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一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思想上团结一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的重要纽带。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哪个利益群体的人们,都应该也能够认同与自身利益密不可分的这一共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高校学生只有通过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才能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才能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因此,高校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奋斗之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脚踏实地,发奋学习,增长才干,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要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三)弘扬民族精神,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大学生素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历来以爱国报国为己任,这是非常可贵的,应当继续发扬光大。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高校学生要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首先,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深刻领会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其次,要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坚持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最后,要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态度,既不能崇洋媚外,也不能盲目排外。高校学生要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战胜国在法国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大战时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遭到无理拒绝。

消息传来,激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义愤。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大专学校的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一致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三个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前往赵家楼的曹汝霖住宅,学生寻不见曹汝霖,就火烧了曹宅。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逮捕了许多学生。

第二天,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学生纷纷响应。六月初,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举行罢工。各地工人及许多城市的商人也相继罢工、罢市。

在这种形势下,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捕去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的伟大功绩在于“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它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五四运动期间,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爱国学生,并逮捕示威群众32人。图为被逮捕的北京大学的学生。(来源:中国共产党党史图库)

为了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光荣的革命传统,一九三九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校园联合会,规定每年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四)弘扬时代精神,做勇敢的改革创新者

改革开放的实践催生伟大的时代精神。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精神继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传统,体现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要求,贯穿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贯通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事实证明,改革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不竭动力。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当前,面对机遇大于挑战的形势,要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着眼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时代精神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催生的,弘扬时代精神要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展开。

因此,高校学生必须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奋进的改革创新者。

(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用“三个倡导”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制度层面,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集体层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个人层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上述三个层次的核心价值观是有机联系、内在统一的,集中体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体现了国家目标、社会导向和个人行为准则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高校学生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总之,高校学生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于自己的人生追求之中,就是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四、积极加入共产党是高校学生的正确选择

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高校学生的正确选择。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经过长期历史实践的考验形成的。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中国共产党有能力,而且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中华民族复兴这一宏伟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从中国的国情来看,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如邓小平所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只有靠历久弥新、经验丰富、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具有其他政党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在政治思想上,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其次,中国共产党有按照党章规定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培养、选拔、教育的8800多万党员和440多万各级党组织,他们在党的各项阶段性任务的完成和最终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这是巨大的组织优势。最后,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优良的作风优势。

毛泽东在延安“挨骂”

1941年6月3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的杨家岭小礼堂召开边区各县县长联席会议,讨论征粮工作和农民负担问题。当天下午正在开会的时候,突然大风暴雨。一个炸雷,击断了礼堂的一根木柱,坐在附近的延川县代县长李彩云猝不及防,不幸触电身亡。同一天,一位农民饲养的一头驴也被雷电击死了。

噩耗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这位农民逢人就说:“老天爷不开眼,响雷把县长劈死了,为什么不劈死毛泽东?”

保卫部门闻讯,要把这件事当作反革命事件来追查,逮捕这个“竟敢如此咒骂毛主席”的农民,并要公开处理,以一儆百。

毛泽东从警卫员口中知道这件事以后,立即阻止了保卫部门的行动。毛泽东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毛泽东在延安还说过:“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可是永远也离不开水啊!”

(来源:《学习时报》2007年4月2日第5版)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总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广大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优秀的高校学生应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史上可以发现,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紧要关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有志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参加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几乎都是青年知识分子,当时全国50多名共产党员也大都是青年知识分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大量青年知识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来,战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抗美援朝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都有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入党。改革开放以来,更有大批青年知识分子积极要求入党。近年来,高校学生中要求入党的先进分子成倍增加,每年都有许许多多优秀的高校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图为出席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呢?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千锤百炼,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吸引力。其次,青年知识分子从直接和间接的体验中,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有理想并愿意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优秀的高校学生只有加入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所作为。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经过认真的学习和思考,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自己的正确选择。总之,具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高校学生应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发展和入党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坚定信仰,执著追求,自觉增强入党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早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

五、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

一是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教育是坚定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

二是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教师是育人的主体,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三是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创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提升研究回答重大问题的能力,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组织开展高校名师大讲堂、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要切实做好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完善新闻信息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进一步改进高校新闻宣传的文风作风。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优秀网络文章在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方面的认定机制。

四是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必须不断增强阵地意识,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要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加强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要强化高校课堂教学纪律,制定加强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健全课堂教学管理体系。要完善宣传思想阵地管理制度,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管理,建立高校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