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正及其实现途径_一

何谓社会公正呢?从宪政意义上分析,社会公正就是社会赋予公民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能够得到较为充分实现,它意味着权利、规则的平等、收入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

权利的平等。权利的平等意味着社会承认并保证社会每个主体具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也就是要求社会的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社会每个主体的生存、发展机会是平等的。公民劳动的权利、受教育的机会、职业的选择不因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规则公平。公民参与社会活动,要求所遵循的规则是公平的。只有在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机权利的平等。如果不同的公民采用不同的规则,就难以体现社会公正。

机会公平。机会公平是保证权利公平、规则公平的前提。公民个人的潜能不同,需求不同,机会公平意味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和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求。这要求社会既要给公民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也要求所提供给公民的的机会是均等的。这在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提供给公民机会平等是困难的。

收入分配的合理。分配是否公平是衡量社会是否公正的重要标准。分配公平与否,不仅关系到社会效率的提高,也对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实现合理分配,既取决于一次分配是否合理,更取决于二次分

配是否公正。

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既是社会公正的直接体现,更是社会公正的核心内容,直接左右社会公正的实现程度,对社会公正的实现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之一,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消灭经济上的剥削和政治上的压迫,归根结底是为了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使全体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享有同等的权利,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里,曾出现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即自由至上主义和平均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长期奉行的是自由至上主义,这种自由至上主义虽然在资本主义初期显示出巨大的进步意义,但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其弊端日益显著。也就是说,自由至上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公正,但市场公正并不意味着社会公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时候,这种弊端也就更为明显。因而随着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自由至上主义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

平均主义则是另一种极端,它要求结果的绝对平等,而忽视了由于失去激励,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在现代社会,这种极端的选择主要反映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在中国表现尤甚,所带来

的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20多年,之所以导致普遍贫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均主义盛行,由于失去了激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就陷入了停滞。由于整个社会缺乏效率,变得毫无生气和活力,因而人民也陷入了普遍的贫穷之中。在中国**时期,“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就是这种价值选择的集中体现。

历史和当代的实践说明,自由至上主义和平均主义都是与社会公正不相符合的,是对社会公正的违背。自由至上主义对于市场经济中大量的社会问题视而不见,以为有了自由、民主等权利,就能实现了社会公正。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说明,完全按这种认识来进行制度设计显然难以达到社会公正。这是自由至上主义之所以成为历史的陈迹的基本原因。当代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摈弃了自由至上主义的价值选择,使市场公正尽可能体现出社会公正,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显示其活力的基本原因。

平均主义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不相容的。由于失去了发展动力,也就抑制了社会公正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因而平均主义与社会公正也是不相容的。中国改革开放27年的实践说明,中国27年的巨大进步,正是摈弃了平均主义缺乏效率的巨大弊端,因而使得整个中国充满生机,人民生活水平在这27年迅速提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