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正确把握政治方向_三、正确把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方向

三、正确把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方向

方向,也是目标,“两个一百年”的奋斗方向,也就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两个一百年”奋斗方向,是党的十八大在“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两个一百年”奋斗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近期的主要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具体化。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就是到202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进而到本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这样,为“两个一百年”而奋斗,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进而也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把握好“两个一百年”奋斗方向,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奋斗,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能力和神圣职责。习近平向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

要着力把握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这是正确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方向的首要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这就是:(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

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些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党员干部应该把握的具体方向。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的能力,具有统筹这五个方面建设的能力,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凝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合力,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题,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要着力把握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是我们党成立时就实际上肩负着的历史重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工业国家的任务。1975年,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十五年时间,即在一九八〇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二大提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八大强调了这个目标任务。把握这个目标方向,完成这些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不断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进,奠定中国进一步发展进步的基石。

(本章完)